3)第1107章 第1107章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舅母二舅母,你们看我带什么来了。”

  什么呀?

  赵德丰过来蹲下来叫几个人看,“瞧!”

  哟!还带芋头出来了。

  嗯呢!烤熟的,吃吗?

  桐桐先伸手拿了,“放地上吧,这么着不难受呀!”

  赵德丰顺势就放地上了,捡了一个不太大的,见桐桐剥皮递给皇后,她便也剥了皮先递给仙姑:“也不知道熟好了没?先紧着小的吃!”

  韩珍珠把手里的递给桐桐:“储妃请。”

  “你多礼了!都尝尝吧。”她其实很少想起吃这个,偶尔吃一个,还挺香的。她不免问起了种子,“可还有?若是还有,给我留些。”

  “北边种不了。”韩珍珠插了一句话。

  桐桐笑了笑,“我知道,这东西需得保水的地方才能种,也不耐寒,春季早点播种,秋里早早的收,产量肯定不如南边。这不是园子里的从池塘边上还算是湿润,想试着种种。”

  “芋头也不喜池塘。”

  桐桐:“……”

  赵德丰一下子就笑了,“这不是才试呢吗?她知道芋头不喜池塘,喜黏质土……她就是觉得那地方空着,种什么都不合适。想着利用起来,收点是点。有空去她那边转转就知道了,她是什么都种,杂乱的很。”

  韩珍珠这才不好意思的笑,一时间却也讷言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赵德丰心里叹气,主动递话:“此物最早记载什么地方,你可知?”

  韩珍珠这才接上话,“我记得在史记中提到,说是蜀地卓氏的祖先,冶铁致富。他们本是赵国人,在秦国击败了赵国之后,就把卓氏给迁走了。卓氏说汶山下的田野肥沃,地里长着芋头,像是蹲着的大鸟。有此为食,人是不会被饿死的。”

  桐桐点头,是有这样的记载。但这么一问还真叫她想起看到过的另一个记载,那个记载的时间跟而今的时间差不多。好似是五代时期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留下的书。书上记载了一件事,说是有一寺庙的和尚,种了大芋头,每年都收获极大!这种东西吃不了,他们就把芋头蒸熟,而后捣成泥,用这个东西来砌墙,将寺庙里的墙都重新砌了一遍。后来有一年,闹了□□,周围十室九空,可就这个寺庙里的人没有一个饿死的。靠着芋头泥砌出来的墙度过了灾年。

  这种记载靠谱不靠谱的,没验证呀!但是好似民间总有这样的事例,说是某地某乡绅家的墙糯米加了什么砌成的,后来靠这墙度过灾年的记载。

  当然了,咱现在不说砌墙的事。但若是芋头泥被加工之后,能弄成砖块的模样保存下来也成呀!好吃不好吃另说,只要不变质就成。

  其实芋头晒干后能吃,理论上芋头你晒干也能吃呀!

  是不是用糯米汤给黏在一起,晒干之后就能跟砖块似得储存了?

  等四爷回来的时候,她围着四爷说这个事。

  桐桐一说,四爷就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了,“你说的故事出自一本叫《玉堂闲话》。是个叫王仁裕的编撰的,笔记体小说。”

  啊?小说?

  对!小说!所以,靠谱你靠谱的,你自己掂量。

  把桐桐给说的,心里也没谱了。可是想想,小说里许多东西是挺没谱的,但也有很靠谱的。万一这个就是很有谱的呢,不试试怎么知道?

  她觉得:“这玩意要试成了,也可叫南方的百姓以此来交税呀!至少交税的比例应该放宽。比如十斤稻米的赋税,可以只交两三斤稻米,其他的用芋头顶替。芋头的产量若是客观,便是收三十斤还是五十斤,对百姓影响都不大。”

  四爷:“……”芋头泥做的砖?这玩意听的他都不知道是盼着她弄成呢,还是弄不成呀?

  芋头砖?怎么想的呀!

  。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