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江北游击队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抽出十人组建一个通讯班,剩下的三十多人组成辎重排。

  他们携带的第一批军械物资也发放了下去,加上一些自带的武器,三百五十七人的队伍,拥有两百八十支步枪。

  江北游击队就此在骆驼岭成立。

  成立之后,刘来吉没有主动出击,而是在骆驼岭训练部队,等待时机。

  十天后,也就是七月十二日,驻扎在哈尔滨的日军第十四师团和第八师团开始沿着铁路线北上,对马占山部进行最后的总攻。

  刘来吉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率领江北游击队沿松花江东征,沿途扫荡了木兰县、通河县、依兰县、汤原县、桦川县。

  江北五县被刘来吉的队伍扫荡了一遍,虽然没有进攻县城,但对江北五县的诸多屯镇进行拉拢,劝说了不少民众跟随他们同行。

  到七月二十日,江北游击队抵达小兴安岭东侧的大架山地区时,队伍已经发展到一千四百余人,随军民众两万七千余人。

  而刘来吉带来的第一批物资也到达了极限。

  “就是这里了!命令部队安营扎寨!把年轻人都组织起来,发放伐木工具,去砍树,妇女儿童就在周围捡树枝、捡野果,猎人队进山打猎,警备队四处警戒。”大架山下的鹤立湖旁,两万多人闹哄哄地停下了迁徙的脚步。

  这里就是后世的鹤岗,此时还仅仅是一个毛荒之地,被称作‘鹤字段’。

  队伍扩大了,又有那么多民众,暂时只能执行军事化管理,刘来吉麾下的江北游击队也扩编到了一个团的编制,但装备稀缺,大部分民众参军都自带枪支,即便如此,整支游击队也只有一千人有枪,剩下的四百多人只能带着大刀或红缨枪做辅助兵。

  “现在当务之急是给两万民众一个家。”会议在一个帐篷里举行,杨秋从外面走进来,见大家都在,叹了口气说道:“很多民众为了跟着我们,连房子都丢了。”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后,开始实施一系列暴行,而随着抗日的队伍越来越多,日本人的残酷镇压和兽行也越来越多,甚至制造了好几次灭屯惨案,动不动就拉人出去枪毙什么的都是随手而行。所以东北地区的百姓们对日本人的抵抗还是很强烈的,当刘来吉问有没有人要跟他们走的时候,很多民众都选择了跟他们走。

  除了一栋破烂漏风的房屋,百姓们也没有多少家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跟着抗日的队伍走了。

  刘来吉点了点头,想起了来时五叔面面俱到的安排,说道:“就在大架山下规划一片居民区吧,现在还是艰苦时期,建房子不用太大,挖半掩体式的房子暂时住着。”

  说着,刘来吉从地上挖了一点土,捡起一些树枝,给大家做了个小模型。

  这样居民建筑大部分都在土里,只需要搭建一个屋顶和烟囱就行,有劳动力的家庭,三五天就能建完,里面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炕,这样就算是冬季也能熬下去。

  只是冬季东北的雪会很大,很容易被大雪淹没,所以最好在冬季之前做好准备。

  “这个地区,应该有大量煤矿,柳宁你带人去探索一下。”刘来吉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把范围规划到只有一座山头大小。

  “好嘞总指挥!”柳宁是旷工出身,后来又加入了刘青山的保安队,加强学习了选矿和勘探,是此次刘来吉专门带过来的人才。

  实际上地图上免不仅标注有几个大型煤矿,还有一个小型铁矿,甚至还有一个水泥用大理岩。

  这份资源地图是刘青山给他的,被刘来吉贴身放着,很少拿出来。

  接下来,就是轰轰烈烈的建设时间了。

  刘来吉带领的这支队伍和跟随他们的老百姓们一起伐木,挖坑建设家园,还在鹤立湖南侧开辟了一座座农场,现在虽然已经七月了,无法种植土豆,但可以种大白菜和白萝卜,十月份左右就能秋收,可以赶在十一月大雪之前攒出一批过冬的粮食。

  这里,将成为小兴安岭根据地的起始点,江北游击队的后勤基地。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