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范绍增的信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卡车,民生牌75型载货卡车。

  去年在奉天民生厂建造的,应该是张少帅想研发托运重炮的卡车。

  然而九一八事变爆发,整个东三省都沦陷,奉天兵工厂等一大批中国最先进的重工业沦为了小鬼子的产业,甚至到头来制造武器装备打中国人!

  刘青山记得前几日恶补这段历史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数据。

  1931年左右,日本在东三省地区投资的钢铁公司和矿业公司,大概占日本总钢铁产业的27%,而奉天兵工厂更是让日本的军工业产能提升了百分之三十!

  或许里面有一些夸大的谣传,但从中不难看出东三省的重工业对日本的补充有多么重要。

  而此时国外还在经历经济大危机,日本通过九一八,占据了东三省大片的土地和大量的工业,直接弥补了国际市场上的损失不说,还获得了一个两千五百万人口的市场。

  现在,膨胀的日本军人,或者说眼红日本陆军鲸吞东三省获得的利益,日本海军开始对上海地区动手了。

  为什么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这个租界众多的城市?

  因为这里汇聚了中国最富庶的财富,就想高脂一样,随便轻轻一压,就是油水流出。

  而且进攻上海,还能吸引国际注意力,把各国原本对于东三省的关注,转移到上海来。

  毕竟各国在华利益基本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上海则是各国在华利益的汇聚点,从这里输出至各国。

  离开华联总部后,刘青山直径来到了苏州河畔的仓库区。

  在进入仓库区之前,他看到了租界大门那里,挤满了无数的难民,他们拖家带口,甚至用扁担挑着年迈的老母,大包小包的家产,用乞求的目光看着那些挡在他们面前的巡警和军警。

  今天倒是没有遇到黄金荣,但是刘青山也看到了那些看大门的巡捕房巡警们是怎么从这些难民们身上榨取钱财的。

  哪怕是一丝机会,他们也不放过发国难财的机会。

  刘青山的拳头捏紧,心里一阵恶心倒胃,仿佛看到了最恶心的东西般。

  这时,一群小乞丐吸引了刘青山的注意。

  在难民人群的边缘,有十几个个子大小不一的小乞丐。

  说他们是乞丐,是因为他们穿着破烂,甚至光着脚,身边没有一个大人,以几个大点的孩子做头领,被难民人群排挤在外面,时不时还能看到一些难民满警惕的目光看着这些半大不小的乞丐。

  刘青山不知道他们怎么挺过这个冬天的,心里堵得慌。

  他赶紧到仓库把自己准备的一些物资和军火放进去,然后回到华联,找到了张海生。

  “张经理,我想开一家孤儿院,需要什么手续吗?”刘青山的话让张海生感到意外。

  这个在民国混迹了大半辈子的中年人看到刘青山的眼睛,宛如一股清泉般清澈坚定时候,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好事,刘老板是在积德啊!”张海生笑着擦了擦眼角的泪,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开始给刘青山介绍起来,在上海滩要做一家孤儿院,有哪些程序。

  其实挺简单的,首先是要有一个足够的场地,然后是要跟租界的法国机构沟通备案,然后就是聘用人手了。

  一家孤儿院,至少需要一个院长,三五个管伙食的,三五个教孩子识字的,三五个照顾孩子和打扫卫生的,总的下来,如果开一个收容上百人的孤儿院,至少需要近二十个人手才行,开支一年大概在三万银元左右。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