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0.合作_亲手打造一个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白损失了个得力干将,他可没地方赔。

  得益于霍不凡的整顿,加上之前留下的好印象,这次石兴宁的考察还是相当顺利的。

  他也按照之前的承诺,当场与苗一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电子厂将以低了霍家半成的价格,为唐氏国际供货。作为回报,一旦霍家退出,唐氏国际必须以霍家的价格进行接盘。

  也就是说,唐氏国际是用来托底的,防止霍家突然抽身走人,给工厂造成大量的空缺。

  这条协议是霍不凡特意嘱咐苗一科,必须加上,否则的话,把唐氏国际拉过来就没什么意义了。

  真想要订单的话,电子厂并不缺业务量,反而因为和霍家有了合作关系,订单满天飞。现在工厂二十四小时全速开动,也还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石兴宁也清楚唐氏国际在这场合作的定位,他没有拒绝,从生意的角度来说,答应这项协议并没有什么问题。

  唐氏国际在这方面的业务,要比霍家还强很多,就算把整个电子厂所有的订单都接过来,也可以从容消化掉。

  既然如此,又何必担心其它的呢。

  并且合作后,他们就可以让海外实验室放弃这项研究,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集中在其它方面。

  当然了,石兴宁是唐氏国际的总监,自然是要为公司利益做考虑的。

  他希望能在协议中增加一项内容,那就是电子厂可以提供有关技术的材料,供唐氏国际学习。

  这样的要求,属实有些过分了,苗一科没有答应。

  经过一番谈判,最终协议进行了更改,唐氏国际可以派人前来协助生产,也可以称之为委培。

  但接受委培的人,必须在电子厂工作满三年才能离开,否则的话,不但要赔偿一大笔违约金,还要被告上法庭。

  苗一科想的很清楚,唐氏国际如果得到了技术,以他们的能力,不出几个月,就可以把自己完全替代。

  但是三年的时间,足够电子厂更新换代,发展研究出更新的技术了。

  在这方面,聂滨海还是很有自信的。

  正是信任这位总经理的技术水平,苗一科才会答应这条协议。只不过事后霍不凡知道了,觉得这不太妥当。

  聂滨海的技术水平确实很高,但他太自信了。

  电子技术,最难攻克的是一个门槛,一旦进入这个门槛,就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唐氏国际现在就是被阻挡在门槛之外,他们进来了,以后哪还有别人的事。

  就算你三年后更新换代,可再往后呢?三年后的那段时间,唐氏国际难道还追不上你?

  聂滨海再牛,也不可能比唐氏国际从世界各大院校招揽的高材生,大批国内外教授,博士级别的人物厉害吧。

  所以签下这项协议,等于电子厂只有三年到四年左右的领先期,之后是否还有合作,全看唐氏国际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