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一章 乱世何处为净土_489_大唐之我是独孤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注意,还是他费尽心思才彻底的解决后继问题。这一次倒是要省力很多了,因此徐子陵道:“老人家不必担心,我就送诸位到清凉寺吧!”

  老人听了顿时大喜,千恩万谢着下拜。

  举族迁徙自然是大事,若是平时,只怕要‘花’费上旬月也不能完成,但是现在情况紧急,在不知道官兵什么时候会再打过来的情况下,村民们只能尽快的收拾东西,只见重要的东西携带,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尽数抛弃。整个村子十分的忙‘乱’,村民们套上牛车,将珍藏的粮食一袋袋的搬上牛车,又将散养的家禽驱赶到笼中,一笼笼的抬上车子,‘鸡’鸭‘乱’鸣、村犬狂吠、大人的呵斥、小孩的哭喊之声‘交’织在一起,透出一股难离的故土的哀伤。

  等一切收拾停当,全村人汇聚到村口,一群男‘女’老幼,神‘色’复杂的看着空‘荡’‘荡’的村子。望着熟悉的房舍数目,即将逃亡的人们,个个‘露’出绝望和哀伤的神‘色’。

  “啊,我的村子啊!”突然之间,有一个村民发出难以抑制的发出哀号,随之,就是许多村民的跟着呼喊,而一些老人都流下了眼泪跪了下来。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徐子陵的心理不禁泛起难过的感觉,平民百姓,所求的不过是有一个安身的居所,能够吃饱饭,穿暖衣而已,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呢?而高高在上的贵人们,锦衣‘玉’食,却又为着这样那样的理由而互相争斗,挑动一个个的战‘乱’。人世间最大的不公平莫过于此。不禁叹道:“这世间,最苦的总是毫无反抗之力的平民。”

  傅君倬看着眼前似曾相识的情景,不禁想到了在隋军铁骑肆虐下的高丽百姓,顿时心中涌起对隋军和杨广的无尽痛恨,听到徐子陵感叹的话,不禁冷哼一声道:“这一切,难道不是你们汉人造成的吗?”

  徐子陵知道傅君倬的身份,对于她对汉人的仇恨十分的理解。对于隋军给高丽人带来的痛苦,他没办法否认。虽然经过师傅的教育,他也明白了高丽的崛起对中原的威胁,也明白杨广征高丽正确‘性’。但是看到眼前因官兵肆虐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村民,在联想到高丽有无数因为隋军而陷入比这些村民更苦难境地的人民,他也无法用那些大道理来回答傅君倬,只能苦笑一下,叹息一声,沉默不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虽是后世唐朝杜牧描写江南风光时所写,虽然南朝的寺院之数未必是四百八十,但是由此也可想见南朝寺院的兴盛。佛‘门’自南北朝以来蓬勃发展,在南朝时更是达到了巅峰,可谓是青山处处藏古寺。而大隋一统天下,颇得佛‘门’助力,因此佛‘门’并未因为改朝换代的影响而有所衰落。

  ‘乱’世之中,平民百姓身如草芥,无所依靠,只能寄托于神佛保佑,这才使得宗教大行。寺院广有田产,又不用缴纳赋税,故而寺院常有佃户托名投靠。而且在这个有武功的世界,僧侣不事生产,衣食无忧,有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修炼武功,稍微大一些的寺院,更是有着武僧护法。因此,虽然时逢‘乱’世,但是寺院的范围却是十分的平静,既无劳役之苦,又无匪盗劫掠,俨然‘乱’世中的一片净土。

  。VIP中文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