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一三章、制度_史上第一驸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给他打开了一幅画,给他了这幅画暗藏的玄机,当时苏绍元还劝过他,不要走进这幅画。

  可现在的张翔,早已走进了这幅画。

  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庭院里的东西基本没变过。

  苏绍元坐在那个亭子里,写着东西。

  张翔从身后走来,那个老人似乎也听到了动静,停下了笔,转身看着他:“明恒,来了。”

  “苏老。”张翔站在下方对他拱手。

  “上来。”苏绍元微微一笑,伸手示意。

  张翔走上去,苏绍元把手里尚未写完的东西递给他:“看看。”

  张翔好奇的捧起来。

  原来这是一篇谏文,张翔看完后,惊讶的看着他。

  苏绍元的这篇谏文是要上书皇上,推广华庭书院如今的教学方法。

  看张翔惊讶的神色,苏绍元笑着道:“云章已经把书院如今的情况给你听了吧!”

  张翔点点头。

  苏绍元欣慰道:“我没想到明恒所提的这个建议效果这么好,起先我也只是觉得有点作用,尝试一下,可这大半个月下来,情况出奇的好,这种教学方法几乎提高了从前授学效率的五倍左右,五倍啊,明恒知道是什么概念吗?也就是,我南楚的读书人从五岁开始,就能够学到七八岁孩子所学的东西,往常五岁的孩子,什么都是学不懂的,那些书籍对于他们这个年纪来,犹如书,会读书认字的虽然大有人在,但能把这些字结合成句,并理解其中意思的少之又少,至少要到了七八岁,随着年龄增长才能渐渐懂得这些道理。”

  “到了七八岁之后,知识累积,所学的东西又难了,到了那时,他们又得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以致用,这样又得学习两三年才能完全学懂,按照这样的学习效率下来,到了十八岁,十九岁,有知识参加科举的便也不多了,而且一次的失败就会减少一成的学习热情,再一次的失败,又少一成,到得最后,除了及第进士的那些人,剩下的人基本也就掩于尘埃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云章这样的毅力,有些人一次的失败可能这一生就不想再参加科举了。”

  张翔明白的点头,科举制度的方法是以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淘汰的,这样的方法虽然选取了最高层的那些读书人,但也是如此,起到了同样效果的反作用。

  制度,‘制’是本,是总则框架,确定了‘制’的宗旨和目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度’产生的基础。同时节制‘度’,使其不害‘制’。

  而‘度’,则是‘制’存在的条件,是‘制’的量化,是细则,是具体的标准,可操作性强,并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可因时而调整,不断的完善。

  制与度是要具有同样和谐的统一时,才会产生最佳效果。当‘度’偏离了‘制’的框架,与‘制’的宗旨和根本目的相抵触时,或‘制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