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拉仇恨_初唐小国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氛就直接到了最高点。

  向来节俭的杨氏这次异常的舍得,每桌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而且是用大盆装的,厨房里十多个妇人全是庄子里厨艺挑头的,平时难得有这么丰盛的食材大展身手,都拿出了最拿手的本事。

  不管老人小孩,都是收着肚子来,挺着肚子走,从晌午到天色完全黑了下去,第一天流水席总算是结束了,每张桌子上都空空如也,这是对厨子们最大的肯定,虽然在王宁看来,再厉害的厨子也不能把只有盐调味的菜做的有好吃,可能因为是免费吃?但看一群人挺着肚子真心诚意的感谢王家的热情招待,王宁决定把心里自己龌龊的想法藏起来。

  说三天就是三天,王家办流水席的这三天,李家庄子除了王家,没有一家的灶台是热的。

  王宁做了三天的吉祥物,渐渐的,他开始有点明白王铁柱的想法了,他在用这样最朴实的方式融入李家庄子,一个家族想要得到延续,必须稳稳的扎下根,他和王铁栓两兄弟虽然在李家庄子娶妻生子,但看两家建的屋子就可以看出来,李家庄子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王家,王铁柱家在村子最东头,王铁栓在最北边,都和庄子若即若离。

  因为王宁封爵,村南边的河埂边上整整八百亩地被划给了王家,庄户们虽然明面上不敢说什么,但暗地里未尝不会做些对王家不利的事情。

  如今好了,王铁柱有了儿子封爵带来的底气,又大方舍了家里的大半钱财,请整个庄子的人吃了三天,算是主动融入了李家庄子,把自己变成李家庄子自己人。

  王铁柱只是按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做了这件他认为有必要做的事情,王宁也没有和王铁柱谈他的想法,在流水席办完的第二天一大早,杨氏把王宁借来的马车重新装满,王铁柱叫来一群汉子,把王宁的马车抬到了李孝恭的别院门口,朝着马屁股拍了一巴掌,再次把王宁送出了家门。

  又是一天的跋涉,到了傍晚,马车晃晃悠悠的进了长安城,来到春芽胡同的小院子,七娘欢呼一声,蹦蹦跳跳的和十二去搬东西。

  王宁和两个小丫头把马车的东西都搬进库房,都是杨氏准备的上好的肉干,干菜,还有一坛坛酱料。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王宁再次背着书箱,前往国子监读书,启蒙班的博士宋玉黑着脸检查了王宁的课业,发现王宁并没有落下课业后,脸色才变得正常,叮嘱他读书如逆水行舟,须有大毅力方能有所成。

  王宁面色认真,语气诚恳的跟宋玉保证一定认真读书,结果第二天一大早,他都还没从床上爬起来,一个穿着青色袍子的官宦带着两个禁卫敲响了院子大门。

  能支使宦官何禁卫的只有李世民,王宁只得麻利的洗漱一番,换好朝服跟着宦官进了皇宫,一直来到太极殿。

  大殿中,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随着王宁的脚步而移动,特别是站在中间孤零零的二十来人看向王宁的目光更是包含着无尽的恨意。

  王宁不明所以,整整衣裳,大礼参拜:

  “见过陛下”

  李世民前一秒还满脸冰寒,下一秒就满脸笑意的对王宁说:

  “你小子看着胖了些,看来在家里过得不错?”

  文武百官愕然,王宁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说道:

  “托陛下洪福…”

  李世民笑着说道:

  “朕方才还说,朕有你这员副将,方能让岐州等地的蝗灾消弭一空,朕说过有功必赏,不过你小子年纪还轻了点,就先去尚书省做个左司郎中员外郎吧,七天去应卯一次就行,平时还是去国子监读书,诸卿觉得如何?”

  站在文官首位的房玄龄在心里叹了口气,站出来说道: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大殿里再无一丝杂音,一如刚刚李世民在没有经过廷议的情况下,直接把卢修志徙三千里,发配交州,其他二十来个御史徒一千里到三千里不等。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