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百三十二节 备战_穿越之大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日本行将崩溃一点也不夸张,日本人口不带朝鲜台湾,其实不过七千万,战争期间征兵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基本上是能动换的青壮年都加入军队了,一代日本男人都进入了军队服役。而此时这些军队中,有五百多万永远的留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两百万在太平洋上葬身。还幸存的几百万军队中,少年老年至少占据了一半。

  就是这些少爷兵老爷兵,还大都在国外呢,其中半数作为俘虏关押在中国,半数在英美手上。当然真正向英美投降的并没有一半,只不过在南洋的日军,中**队撤离后,立马移交给了英国人。不是蒋价石仁慈,

  于是这时候,日本国内的劳动力是极其缺乏的,战争期间还能掠夺其他国际的劳动力,现在投降了,那些劳动力都回国了。所以此时的日本,实际上是一个老弱妇孺的国家。

  对待留在中国的俘虏问题,赵礼的意思是,让他们都去赎罪,就像原本历史上苏联人做的那样,让这些家伙在中国服劳役几年,修道路、盖房子、开荒都用得上他们,起码省了骡子。可是恰恰是抗战的主力塞北军没有俘虏多少日本人,原因第一是日本人的战斗意志确实很强,少有投降的部队,现在塞北军俘虏的日军人数总数还不超过一万人,倒是蒋价石哪里有数以百万计的日军俘虏。不是蒋军强,而是他赶上了日本投降。李宗仁手里也有上百万日军俘虏。赵礼给李宗仁出了个主意。这丫接受了,这些日本全都拉到了广西的山中,修路去了。蒋价石倒是顾及他的领袖风范,对日本俘虏客气了许多。没有强制服役。甚至在有些地方,他还把日军编入自己的军中了。

  蒋价石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备战,不过他的备战针对的恐怕是国内的军阀。

  赵礼也在备战,他的备战目的则就是德国人了。

  从人力上,蒋价石为了备战可以把大量的伪军编入自己的军队,甚至把日本人编入军队。赵礼倒是没这么直接,但是也把伪军算了进来。这些人,老百姓恨他们。觉得他们贪生怕死,不敢跟日本人作战;可是当了伪军后,却狐假虎威狗仗人势,欺负起人来。比他们的主子还狠。赵礼倒不会这么想,他没这么情绪化,他看问题的方式早转变成了政治性的,那就是所有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冷冰冰的利益。

  他考虑更多的是这些伪军的利用价值。

  日军俘虏塞北没多少,可是伪军却绝对比中央军俘虏的要多。当年中国伪军最多的地方不外乎三个地方。第一是东北,第二是华北,第三才是华南。而这三个地方,塞北军占领了两个。东北的伪军当时是被张学良收编了,他为了尽快回复实力。也是放过了清算这些所谓的汉奸的机会,而是把他们通通编入了自己的部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