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无缺,可有兴趣去桃花书院_我每天出门看黄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太安逸了,胸无大志,无进取之心,埋没了这一身经天纬地的才气!”杜隆忍不住又责备了一番,但不是真的责备,而是痛心,痛心余闲被耽误得太久了!

  “不过这里面,也有你爹娘的缘故,太宠溺你了,还让你修行武道,简直是暴殄天物,为师非得找他们说道说道!”

  “老师,言重了,要没有我爹娘把我生得这么聪明,我也背不出这样的诗词啊。”

  几番劝慰,杜隆方才稍稍冷静了一些,但末了,还是忍不住赞叹道:“想当初,那个神童杨朔名动圣京,为师还一度求贤若渴,但如今和你一比,那杨朔也不过尔尔,为师看他杨吉还能得意多久。”

  看那架势,大有一副要靠余闲扬眉吐气的意思。

  “……”

  余闲可没兴趣成为法家代言人去怼儒家,当即转移话题:“老师,弟子冒昧的问一句,您是什么时候问过沈修关于这首诗词的来历?”

  “就在今早。”

  杜隆回了句,随即他激动的神情快速敛起,眉头紧锁了片刻,突然怒形于色:“沈修怎敢欺瞒老夫?!”

  “他应该是奉了圣上的旨意,怕走漏了风声。”余闲假惺惺的打圆场。

  “若是他遵圣上的旨意,老夫自然无话可说,但是你这首诗词却走漏了出来,已经开始在圣京传颂,他这时还要欺瞒为师,分明是看为师要去外地述职了,知或不知真相已经无关紧要了。”杜隆忿然道。

  余闲听出了杜隆对沈修的意见,试探道:“老师,你觉得,会是谁将这首诗词走漏出去的?”

  杜隆又皱眉踱步了几圈,沉吟道:“你说,当时太子殿下来到现场后,平息了那些亡灵的怨气?”

  余闲点头。

  “那太子殿下回宫后,应该拿着你的诗词,去给圣上看过了。”杜隆猜测道。

  接着,书房陷入短暂的沉默,师徒俩对视了一眼,眼神都渐渐亮了。

  “有人想害太子?”余闲脱口而出。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

  这首诗词广为流传后,最不高兴的人自然是皇帝。

  如果大家都相信这首诗词是纪念报国寺的殉国英灵那倒没事。

  但皇帝却忌讳有人拿这首诗词给受诛的勋贵们平反!

  接下来,皇帝肯定会查是谁走漏了内幕。

  他的怀疑对象,无非是当时在场的人。

  用排除法,

  牧笛和康乐侯没动机也没胆子这么干。

  如海和尚他们也没必要。

  至于余闲和威远侯,脑袋被驴踢了也不至于为了些声名去摸皇帝的屁股吧。

  这么一来,就剩下沈修和太子两个“嫌疑对象”了。

  若不是沈修隐瞒了杜隆,余闲基本也会把沈修排除在外,毕竟这家伙给人的印象就是大公无私。

  所以,理所应当的就会怀疑是太子泄的密!

  而且太子有动机这么干。

  因为谁都知道,他曾替这些受诛勋贵求情,那晚还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