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二章 巨变_修仙从成为转生者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一劫开始。苏叶和光目的出现,给须弥山世界中的“佛”添加了另一种蕴意。

  而苏叶,自然不会满足于此。

  由这一日,他开始没有任何拘束和芥蒂地,广为启智,遍布佛法。

  是的。

  自从上一次空劫开始,苏叶已诞生了自己的“佛法”。

  由道谛开始,苏叶首先传布“四圣谛”的意思。

  所谓四圣谛,即是苦、集、灭、道。

  四谛阐述了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在以往,这都是比丘国众生不需要了解的。他们存在的,是一个只有“灭谛”的存在。wǎāΝsHμ⑤

  苦,是有的。那时源于本能,源于欲望,源于情感的必然。

  但他们不需要了解和思想。因为提和竭罗会帮他们“灭谛”。

  而如今,苏叶的出现,却阐述告知了他们“苦”是存在的。

  但,“苦谛”不能够仅仅只依靠佛祖来灭却。

  灭谛,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寂灭”以后得“重生”……即是“道谛”,也即是“涅槃”!

  苏叶并没有否认提和竭罗。

  他只是,从提和竭罗的道中,添加了初始和终结,增长了原因和方法。

  并且以这种方式……为众生启智!

  是的。

  至此,他所走的道路终于不再是“薪火道”,而是“涅槃道”。

  此道,亦可以称之为是“佛法”。

  苦集灭道,是一种核心,是一个纲领,也是一个基本观念。

  这种观念由于是源于“佛”而产生的,因此很容易便被比丘国的国民们所接受。

  不出数日,比丘国已经传遍,而且还传到了其他多个邻国。

  甚至不仅仅是“人”,包括许多生灵,也为苏叶讲述的佛法所吸引,甚至是启智。

  但是,四圣谛只是让他们初次对“佛”有了一些概念,并且理解了一些基本的“佛性”。

  接下来,苏叶要做的,便是告诉他们具体的脉络和方法。

  脉络,指的是“八正道”和“十二缘起”。

  众圣之苦,在于“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这便是十二缘起。

  而想要以十二缘起灭苦,则需要做到“八正道”。ωωw.ΚAЙδhυ㈤

  象征“戒”的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象征“定”的正勤、正念、正定。

  象征“慧”的正见。

  这就是所谓“八正道”,最终完善己身,达到“三无漏”。

  当然,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苏叶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一共完善出了三十七种方法,并且由光目、莲花目、吉祥目、天音目、妙善目等具有佛性的比丘开始传授,进而向西面八方的佛国扩散。

  这三十七种方法,被称作“三十七道品”。

  是的。可以说……苏叶所走的乃是“释迦牟尼”走的道路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