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三十章 长安协定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记录乃至神话撰写,皆是由希腊学者,用希腊语言和文字进行的。

  后世所谓的古埃及著作,大多也都是托勒密王朝时代由希腊人留下的,故后世埃及人连自家真正老祖宗留下的文字都无法理解了,这无疑是民族的悲哀。

  现今的埃及,由国王托勒密·费斯康和王后克利奥帕特拉共同统治。

  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是费斯康的亲兄长,母亲是他的亲姐姐,也是他的前任王后,故克利奥帕特拉是他的继女和外甥女。

  二十年前,费斯康与前任王后离婚后,诱(女干)了年幼的克利奥帕特拉,并与之结婚,共同统治埃及。

  费斯康,弑兄篡位、屠杀子侄、强娶嫂子兼胞姊、强睡外甥女,就是这么个货色。

  奈何,此人擅于争权夺势,却疏于整军治国,非但国内叛乱连连,四十余年前,塞琉古帝国尚是强盛时,更曾攻克埃及国都亚历山大港,埃及军队就如纸糊般脆弱。

  在罗马出兵介入下,塞琉古帝国才被迫撤军,让费斯康保住了王位。

  随后的四十余年,埃及实质上已成为罗马的附庸,虽非真正的属国,然罗马素来是以“上下埃及保护者”自居的,每岁更收取大量的供奉。

  若历史进程无有变动,埃及应会在数十年后,被罗马直接吞并,成为埃及行省。

  现今安息大军已覆灭了塞琉古帝国,对埃及虎视眈眈,若非不想冒然与罗马开战,忌惮驻守在埃及境内的罗马军团,早就挥师南下了。

  大汉太子虽未与罗马特使多说半句话,态度却已颇为明显。

  罗马,要彻底放弃埃及,撤回常驻当地的罗马军团。

  从今往后,埃及不再是埃及人的埃及,亦不再是罗马人的埃及,而是安息人的埃及,更准确的说,是安息王族的埃及。

  巴勒弗家族非但不会掣肘王族,更会号召所有的安息大贵族全力支持出兵埃及,前提是,王族要付出百万奴隶,让汉廷满意。

  汉廷可不是空手套白狼,既为四国提供了会谈场所,又由储君出面调和鼎鼐,且今后也会为四国见证盟约。

  谁若毁约,必是承受不起大汉皇帝的震怒!

  翌日,彻夜未眠的罗马特使伊库里姆,用颤抖的手,签下了一式五份的四国盟约。

  数万里外,埃及统治者和千余万臣民,并不知自身的命运,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安息王储弗拉特斯志得意满,亦不忘向巴勒弗家族许下承诺,待得王族攻占埃及后,埃及盛产的水晶、没药、莎草纸和香料等大宗货物,王族皆可与巴勒弗家族合作经营。

  (PS:埃及香料非指食用香料,而是熏香和精油类香料,当时在欧洲和西亚价比黄金。)

  亚历山大港、黑海南畔的拜占庭和尼科米底亚两城,可让巴勒弗家族经营坊市和港口;黑海北畔的塔纳斯和潘提卡佩昂,这两座繁荣的海港城市,更是尽数划归巴勒弗家族所有。

  不得不说,安息王族真真诚意十足,实则也是变相向汉廷“交心”。

  事实上,大月氏和康居若出兵巴尔干,其大军必是要经过黑海北畔的,顺带为大汉彻底打通与罗马之间的北方商道,塔纳斯和潘提卡佩昂自然会成为最重要的中转站。

  弗拉特斯精明得紧,与其让汉廷提出,倒不如自己主动些,好歹卖个人情。

  两国之间,尤是远隔万水千山的两大强国,彼此没甚么不好谈的,再大的怨忿不满,在难以拒绝的庞大利益面前,甚么都好谈。

  汉八十三年,腊月十二。

  罗马、安息、康居和大月氏四国,在汉大行令的主持下,于大汉帝都长安签订密约,史称“长安协定”,后人亦称之“双十二条约”。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