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九零节 此战,难难难啊!()_汉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破匈奴的兵马,从天山北侧回到伊吾?

  这是非常冒险的事情,万一你要是突破不了呢?

  那他不就直接玩完了嘛!

  除非你往西进入西西域,但这不就又回去了嘛,不可取啊!

  不管如何,败了一定得回伊吾那边,回了那边,不成就可以退回大汉境内。

  霍嬗想这些,也不是打击自己的士气,而是未虑胜,先虑败啊!

  所以,就算是与匈奴相比兵马稀少,但霍嬗还是决定要抽出一部分兵力来守住这两地。

  虽然一直说的轻描淡写,说什么此战必胜,很有信心之类的。

  但是这一战的凶险,以及胜和败后会酿成的后果,都让这一战成为他从军以来最艰难的一战。

  咳,虽然加上这一战他只打了三战!

  不过,这一战也有可能会成为他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战!

  等处理了西域,灭匈奴那是还很简单的。

  大汉今非昔比了,匈奴亦然,只不过一往上走,一往下走而已。

  同样的,霍嬗意识到了这一点,那匈奴那边同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这一战,对于大汉来说,前面说过了。

  而对于霍嬗来说,赢了,青史留名,输了万事皆休,成为压着他不能翻身的污点,除非再反败为胜,洗刷污点。

  而对于匈奴来说,赢了,小小的翻身仗,输了,掉入深渊,那他们会不会爆发出远超以往的战力呢!

  匈奴会比以往强多少,霍嬗不敢肯定,因为此时他对匈奴这支兵马啥也不清楚,一切靠猜测。

  但可以肯定,肯定会更强,只是强一分还是强十分的区别。

  再从其他的方面看看,就说说较为明了的天时地利人和吧!

  天时方面,大汉和匈奴算是一半一半吧!

  因为天时这个方面,不光是说的限定的天象,气候啥的也都包含在内。

  匈奴那边,可以肯定的是,这支兵马绝对是匈奴右部的兵马,极大的可能性,是那三十万人口的那一部。

  所以他们要比霍嬗这边更加的适应此地的气候,尤其是天山北侧,比南侧气候要更恶劣。

  而霍嬗这边,中军羽林虎贲可以适应,但是肯定比不过人家。

  两万羌人,一万湟中,目前还不确定,虽然高原气候更恶劣,但是这是两种气候。

  天山北侧主要以干燥,风沙为主。

  而六万匈奴义从,他们就没来过这个地方,不像高原难以适应,这地方虽然海拔也不低,不过可以适应,但战力是肯定会有减弱的。

  天象方面,霍嬗这边倒是占不小的优势。

  至于为何不是绝对的优势,一地有一地的天象,手下人都有本事,但还需要继续观察熟悉。

  所以天时方面基本一半一半吧,霍嬗这边还弱一些。

  至于地利,在匈奴。

  很简单,己方从没来过,匈奴常年混迹,也拥有更多的带路党。

  而人和,也在匈奴。

  大汉是不熟悉的外来者,匈奴再不说。

  所以从这些基础方面总结下来以后,霍嬗这边可以说是和匈奴相比,全面都在劣势。

  这一战,可以说是难,难,难啊!

  但是再难也要打,不光要打,还要赢,不光要赢,还要赢的漂亮,赢得震古烁今!

  要成为千古留名,万世敬仰的名帅,战神。

  心再大一点,成为将帅榜第一,没这么几场对外的,全面处于劣势,然后取得大胜的战绩,你怎么好意思说的出口?

  你连和人家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还想要成为名帅第一,别开玩笑了,你以为名帅是大白菜,拿车称的?

  但是若他打赢了这一战,再灭了匈奴,再从其他地方补补,这个将帅第一,他还真就做定了,谁也抢不走!

  你想抢,可以。

  打出他传奇的第一战,然后第二战轻轻松松拓土千里,收降十几万。

  再打出西域这一战第三战,扩土万里,灭降百国。

  随后第四战再灭一个大帝国。

  你以为这就够了?

  不,还远远不够,文事,经济,政事,农事等等方面,你都要超过霍嬗!

  等到了一定的层次,这些也是要纳入评判标准的。

  谁说武将只需要打仗就行,这个时代玩的是文武双全好吧!

  日后有了儒家的存在,武将在其他方面,不可能再超过霍嬗了。

  所以,他现在只需要打好剩下的两战,那可以说是直接就稳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