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3章 “发配”大宁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平的实权官员,他们是一张本地关系网。

  这张关系网,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成为自己的助力,前提是让这些人愿意遵循自己的道理。

  “听说王臬台最近对中华重工很不满,提出了许多的批评,把中华重工带来的一些变化,认定为对社会不利,认为要改变这些行为,诸位怎么看待?”

  朱高炽直截了当的问道,看看众人的政治立场,是否如以往的靠近自己。

  明初地方最大的政治势力是藩府,明中后期地方最大的政治势力是布政司,所以人们俗称藩司。

  按察使司因为掌管刑事权,俗称臬司,所以按察使也被人叫敬称臬台。

  “既然小王爷如此看着我等,我们也不会让小王爷失望,打开天窗说亮话。”

  姜言得是按察使司的官员,掌管司狱司,也就是管理全北平的监狱。

  对应后世的监狱管理局,最高上级部门是司法局。

  不过现在是大明。

  大明的按察使司不受布政司管理,两者是平级部门,甚至可以说按察使司有时候比布政司都要强势。

  一个掌握行政权,一个掌握司法权。

  而司狱司又是按察使司下面重要的一个部门,所以姜言的品级虽然不高,但实权和影响力不小。

  官场上并不是品级越高实权越大这么简单,而是要看其担任的官职。

  司狱司属于半封闭的衙门,又具备独特性,所以养成了姜言得一言堂的风格。

  不过这是在世子府,姜言得又不是傻子,说话虽然保留了性格,但言词上很注意分寸。

  “王臬台用互知丁业之法,来斥责一些新的现象,在我看来,就是胡搅蛮缠。”

  互知丁业之法。

  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上不允许有无业游民,无论是邻里还是乡亲之间,发现此类人要主动举报,否则会受到牵连。

  用现实来解释。

  你的家庭是种地的,那么你也要种地,不允许游手好闲,要么就去读书考功名。

  至于去经商或者做学徒,除非像徽州那些地区,有家族前辈带出来,否则普通百姓是行不通的,因为没有这个门路,更没这方面的经验。

  道理就跟后世一样。

  那时候的农民,唯一改变自身的出路只有两条,当兵和读书。

  至于进厂打工,那是当兵或者读书后才有的分配,或者说是工人留给自家子弟,或者为城市户口准备的。

  中华重工的早期用工,多数从军户来的,如今逐渐扩大到民户,特别是中华重工体系外的上下游外部工厂。

  这类的工厂和矿区,主要来源是民户。

  还有例如中华重工厂区和宿舍区外兴起的集市,吸引了不少的摊贩,这些都来自于乡间。

  这些新的现象,要看如何解释互知丁业之法。

  不同的司法解释,那么这些现象在合法与不合法之间,就有不同的区别。

  如果让朱高炽来解释,那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