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巨大的金山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在当下总之是这么做的,跟清朝的政策截然不同。

  带来了先进汉文明的同时,也为地方带来了和平繁荣。

  生产力发达才有文明。

  中原发达的生产力,自然让中原的文明高于周边。

  没有灭种,没有推行愚昧宗教,更没有施行减丁政策。

  不是明初的国力比不上清初,明初边疆战争的胜利数不胜数,但没有一次对失败者赶尽杀绝,而是给了多次的生存机会。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

  诸葛亮七放孟获的故事,说明了汉文明的包容性和先进性。

  “我随父亲和兄长加入义军推翻暴元,童年时和圣人一样,吃够了生活的苦。”

  “这片土地上的野狗群被我清理完了,留下了干净的土壤,只要保持下去,这片土地才会真正的归心。”

  朱棣听完这些话,想到了自己的长子。

  长子真应该来听听宋老将军的教诲。

  虽然老大没有明言,但是朱棣晓得老大对他皇爷爷的政策不太满意的。

  朱棣没有再提联姻的事情。

  因为宋晟已经回答了他。

  定远密比,犹汉沛丰。父兄偕来,有伟宋公。义旗所向,仗剑先驱。神武不杀,迎降欢呼。

  这位元末义军中成长的宋晟,正是大明边陲的定海神针。

  虽然知道与燕王联姻对自身权势的好处,可他不愿参与国内政治斗争,选择了中立。

  军人。

  守卫边陲。

  一辈子都是这么做的,且没有像蓝玉一样提拔私人,滥用亲信,干干净净的把边地交给了大明。

  朱元璋如何能不信任宋晟呢。

  乃至朱棣造反成功后,明知宋晟的儿子誓死抵抗自己,死在了自己大军,仍然信任和重用宋晟。

  最后宋晟病死在出塞治理河西牧地的途中。

  ……

  朱高炽还不知道陕西的事情。

  他现在盯着叶希贤。

  此人有些难缠。

  杀不得,赶不得,让朱高炽心烦。

  “要不要把那几名士兵……”

  朱高炽瞪起了眼睛。

  “藏起来。”金忠郁闷的说完,小王爷想到哪里去了。

  “早不藏晚不藏,偏偏这个时候藏起来,岂不是更告诉别人自己有鬼。”

  “此事让郑亨布置妥当,那几名士兵的口供要一致,不要被人诈出来才好。”

  杀官真不是这么好杀的。

  明末李成梁靠着把不听话的将领官员送去边疆害死,那是因为明末制度崩坏。

  人情大于法度,给了李成梁上下其手的机会。

  靠着这个手段,李成梁成为了辽东土皇帝。

  但现在是明初,谁跟你讲人情利益输送,嫌朱元璋的刀子不够快么。

  现在明初的官场风气良好。

  不是谁可以在地方上一手遮天的。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轻易动手。”朱高炽有点烦躁。

  杀了一个高勉,引来了一个更难缠的叶希贤。

  还是这些年顺风顺水习惯了。

  “杀了也就杀了,算不得什么事,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