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9章 朱棣的野望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无可避免。

  如今没有靖难,加上北平引导北方的工业革命,与南方的经济互补,又还有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处于农业社会的环境,没有避孕措施和需求。

  只怕人口暴增不但提前,并且会远高于历史上的规模。

  已经要不了十年。

  大明的人口就会超过朱高炽的预想。

  换句话说。

  如今施行的大片井制度,军户以百亩,本质上庄园的模式,只需要一代人就会破产。

  十五岁,就可以成亲了。

  军户经济合作社,工民联合部等组织的管事面色严肃,户部尚书郁新有些无法理解。

  他不太明白众人在担忧什么。

  “根据工农人口分配项目组、社会人口分配预估数字模型推算小组的推论,开垦田亩的计划需要提前启动。”

  郁新愣了愣。

  这两个拗口的小组,是做什么用的,怎么他一点都没有了解过。

  朱高炽皱起眉头。

  社会在发展,只要是发展,就不会一成不变,朱高炽从来没有想过,现在的政策可以管一百年。

  但是他没想到这么快。

  重新开垦荒田,他是打算在二十年之后的。

  “只能如此吗?”

  军户经济合作社魏毅,听到皇太孙的询问,上前解释道:“根据推导,有如下几个情形。”

  “如果保持不变,那么大片井制度在十年后开始衰退,重新回到人均十五亩乃至二十亩地的传统农业社会,大片井制度无可避免的破产。”

  “此时,因为农业人均资源的渐少,人们的收入变少,导致市场化需求骤降,带来的就是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破产。”

  后面的后果不用魏毅说,朱高炽就知道有多严重。

  如今的市场,并不是自然生成的。

  正是如今的工业程度,并没有真正的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深度化的水平。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代替人力。

  从各行各业推动。

  简而言之,机器是人敲打出来的。

  到了机器替代了人力,市场已经更加的深入化,有了新高度的需求,迫使需要更多的机器。

  传统的人力敲打机器已经跟不上形势需求,于是开始有了机器制造机器。

  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大明的现在,还有不少传统行业使用的人力,牲力,乃至风力。

  如今蓬勃的市场,是靠着朱高炽通过社会资源分配模式创造出来的。

  如果非要一个清晰的形容,可以说是加杠杆的原理加出来的。

  那么支撑的来源是数个方面堆积。

  一则是粮票,二则是粮点,这是核心。

  市场方面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实际就是工人们的稳定收入以及宽松工作环境,其次则是大片井制度。

  简而言之,从工农两个大方面,创造出了大量的中层收入者,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虽然是中国模式,其实又是建立在不同环境的不同方式。

  后世在恶劣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