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让大臣们不适应的朱元璋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放出来,集中到了工业和矿业,随着技术的发展,矿产资源越来越便宜,工厂的规模,最终形成矿产资源便宜,制作成本低,农民和工人负担得起。”

  “那么农民和工人他们购买的商品越多,商人就能请更多的工人,更多的农民变为工人,又促进了人均田亩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最后又提高了消费能力。”

  就像回到了北平。

  朱高炽也会经常碰到不能理解的朱棣,又回到了上课的时候。

  朱元璋不是顽固不化的人。

  不能听取别人意见的人,是达不到朱元璋的程度的。

  只不过因为朱元璋的眼界已经超过了大明绝大部分人,所以才有了他喜欢向别人讲道理的习惯。

  如今听到另外一套理论,朱元璋开始沉思,随着朱高炽的思路去思考。

  “工业发展没有上限,形成了如此的良性循环,社会生产力就会不断的突破。”

  “这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本质区别,农业社会的土地产能有限,因此社会生产力有上限,而且上限不高。”

  “那也不能浪费。”

  朱元璋摇头道。

  “当然,浪费自然不能提倡,不过举办赛事可不是浪费,也是刺激消费的一种方式。”

  朱高炽讲完了道理,然后再顺着老人的话说。

  果然。

  朱元璋面色畅快了些。

  晚辈能听取他的意见,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心里自然就舒服了。

  俗称哄老小孩。

  哄完了老小孩,朱高炽问了李道信。

  李道信恭敬的讲述,这些日子圣人去了哪里,愉快还是不愉快。

  朱高炽点点头。

  “皇爷爷年龄大了,虽然喜欢走动,可是也要注意不能太过疲劳,你们都是皇爷爷的身边人,皇爷爷信任你们,我也信任你们。”

  李道信听到皇太孙的话,内心很高兴,有了皇太孙的保证,他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请皇太孙殿下放心,属下必定照顾好圣人。”

  朱元璋在一旁嘴角忍不住微笑。

  这大孙子当初可是一副谁挡路就杀谁的狠样子,自己心里还嘀咕,晚年会不会过得凄凉。

  朝鲜的开国君主李成桂,被他的子孙造反,听说今年的日子并不太好。

  朱元璋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忧虑。

  目前看来,他并不用操心这方面。

  突然。

  兵部尚书金忠、户部尚书郁新,和内阁解缙等人一同来到了文华殿。

  他们带来了朱棣的消息。

  不过众人没想到圣人也在,连忙向朱元璋行礼,朱元璋摆了摆手,并没有主动询问。

  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让大臣们懂得他们需要向谁负责。

  朱高炽心里也是很受用。

  幸亏祖父是朱元璋。

  如果是康熙,光一个九龙夺嫡,又不能被人踩死,还不能太过出头,让康熙感觉到了威胁,内耗就得先耗死。

  清朝就是清朝。

  如此内耗的手腕,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