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7章 五地大都督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绅,听说你为了修自己的家谱,专门去研究了氏族之学。”

  杨士奇好奇的问道。

  大绅是解缙的字,解缙怔了怔,随后点了点,“洪武八年诞生的想法,的确在这方面用心了几年。”

  杨士奇算了算,那时候的解缙才六岁。

  六岁的解缙,已经有了修家谱的念头,杨士奇脸色露出感叹。

  “世人都说大绅幼时起就有过目不忘,应口成诵的本领,四岁开口成诗,九岁日记万言,乡大夫皆称神童,乃至十岁已能贯穿四书五经传注义理。”

  听到杨士奇的夸赞,解缙不为所动。

  大明最不缺神童。

  眼前的杨士奇襁褓之中丧父,其母改嫁,结果养父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亲回到德安,从小一边自学一边奉养母亲。

  能有这份坚持,乃至今日的成就,解缙可不认为杨士奇能有这番的感慨,必有目的。

  聪明人不需要多言。

  杨士奇与解缙安静了下来,互相揣摩对方的心意。

  大明的官吏数量这些年增长的很快,人多了想法也就多了,朝廷上的声音很多,而解缙与杨士奇有个共同点,属于南下派。

  南洋大铁路工程计划一直是解缙坚持的,而杨士奇更早就在老挝宣慰司呆过许多年。

  随着西部七省的稳定,大明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南洋,对于西部的要求不过是保持稳定,已经成为当下朝廷主要的思路。

  “南洋的地理环境同样恶劣,人口复杂,不比西部七省更有优势,但是南洋的条件,回报率远超过西部七省,太子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

  杨士奇缓缓的开口。

  解缙不等杨士奇说完,接着说道:“所以南洋大铁路工程至关重要,不光拉动经济,为促进南洋的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士奇听完后,笑了起来。

  “可惜啊,终归是不少的麻烦。”

  “那就扫平他们。”

  解缙不在意的说道。

  一个幼年时期就能想到修家谱的性子,如此集体荣誉感爆棚的天才,解缙的回答,非常让杨士奇满意,他已经预料到解缙的回答。

  解缙也猜到了杨士奇的目的。

  杨士奇比自己大三岁,两人的资历和威望不分伯仲,杨士奇不会愿意把内阁让出来,解缙也不愿意让人,可杨士奇如果能支持自己的政治思路,那么解缙愿意等一等。

  大明现在许多的事情凑在了一起,太子殿下的想法解缙猜到了,他相信杨士奇也是如此,多方面的原因,解缙选择了退一步。

  政治本就是互相妥协的产物。

  谁进一步,谁让一步,利益的往来。

  内阁两位权利最大的阁老谈妥了,那么内阁就有了方向。

  权利的大小没有规定,而权利大小却是现实存在的,同样是内阁大臣,杨士奇与解缙说的话,比其余的内阁大臣管用。

  这是两人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