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05章 告大明臣民书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医馆制度。

  因为李成贤推广的制度被整个医馆接纳,改变了医馆的治疗制度,所以在当年的科学与技术大会上,李成贤获得了大奖。

  “永乐元年生人,李成贤大夫。”

  听到自己的名字,三十出头的李成贤,激动的登上了讲台,报社的速画师上前,只用了少许的时间,就勾画出了李成贤样貌的雏形。

  经过新一代印刷机器的印刷,带着李成贤图像的新闻,通过报纸面向全国发售。

  洪熙七年。

  一年一度的科学与技术大会,是整个大明最受关注的活动之一。

  洪熙九年。

  主要工作转为研究方向,其次是在金州医学院教学的李成贤,在金州医馆的研究室里,因为学生们的粗心大意,培养皿不干净,也可能是学生吃零食掉入了脏东西,等李成贤从京城回来时,发现培养皿里面长霉了。

  学生们深感不安,而温和的李成贤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告诫了自己的学生们以后不要粗心大意。

  因为没有激烈的冲突,学生准备清理培养皿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抱着探究的心情,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自己的导师。

  李成贤看到培养皿里,发霉的周边仿佛是溶解了一圈,于是用显微镜观察,最后发现霉菌周围的细菌都被死掉了。

  “会不会是霉菌的某种分泌物杀死了细菌?”

  学生推测道。

  学生的话,给了李成贤提示,按照这个方向,很快得到了巨大的突破。

  一篇名为“发霉的果子”学术文章登上了技术报,并且在头版头条,编辑专门给予了评价,李成贤大学者颠覆医学的大发现!

  朱高炽也惊动了。

  结合文章里的各类说法,朱高炽认为就是后世的青霉素。

  李成贤把青霉素当做外用药涂抹伤口,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青霉素的作用并没有彻底发挥,青霉素真正的最有效用法,是当做注射液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内部组织。

  让青霉素和细菌全面接触,而外用的效果不佳,内用的效果却是神药。

  这么说吧。

  青霉素的运用普及,才是人类寿命得到巨大延长的真正原因,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才是食物来源的满足,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大明社会在后者方面取得了大成功,但是前者目前还停留在摸索阶段。

  如果前者也取得了大成功,那么大明人口将会进入彻底大爆发的时代,五十知天命的古语也将彻底改变,大明社会将进入人均寿命六七十岁的时代。

  包括战争的伤病,士兵们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老兵的存活,让军队的战斗力发生质的变化。

  但是朱高炽也没有办法。

  青霉素内用,提纯技术非常的重要,而且培养皿的方式不适合大规模生产,随着大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长足进步,许多的技术不再是可以随便突破的。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