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9章:打假人历史_重返1994:草莽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业打假人,这个职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一个叫“汪海”的人开始,然后出现了这么一个职业,然后汪海把他做成了一个利益链条,后来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想要分一杯羹。

  最后整个行业弄的乱七八糟的。

  其实这也很正常的,怎么说呢,一个行业里边但凡有了利益以后,那就开始有人为了钱干一些亏心事了。

  打假这个行业也是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打假人汪海的出现,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但是等到后来的时候,那就是为了利益了,打假二十多年,赚了上亿的资产。

  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吧,后世这个职业也没有消失的,甚至到了自媒体时代,一些网络主播也干这个职业,有亲自去店里打假的,还有把商品买回来打假的。

  说白了,有的是和商家合作,有的是本身就是受雇于商家,有的是为了利益,去敲诈商家之类的。

  而要说厉害的,还得是他们的祖师爷汪海,从1993年到1995年,我国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104亿元,查处的制假售假案件37万余起。

  但是,这个数据尚不及假货实际存在量的二十分之一。

  1995年,22岁青岛人汪海在北京打拼。一天,他在京城的隆福大厦买了一对价值不菲的sony耳机。回来后,他发现sony耳机是假货。气愤不已的他找到工商局,要求索赔。

  工商局不管,说是“索赔属于民事范围的事,我们管不了。”听到这样的答复,汪海非常愤慨:北京这么一个大商场,耳机卖这么贵不说,还是假货!这也太欺负消费者了。

  汪海骨子里的韧劲儿一上来,汪海翻出《消法》重读。读完《消法》,汪海又跑到那家商场,一口气买了12对索尼耳机!继续索赔。

  拖了8个月,这件事终于有了定论。汪海赢了,隆福大厦对汪海进行双倍赔偿。

  从那以后,汪海才算是火起来,真正的走上了他的打假道路,后来又上了央视,算是彻底的出名了。

  汪海在专业从事打假工作之前,干的是营销。羊城进货计算器只需要20块钱,但拿到京城的大商场就卖到150块。

  只要这个国内生产的计算器一进了正规商场的柜台,消费者自然而然就会认为这是“真货”。

  殊不知,从羊城货,再刨除交通、柜台的成本,一个成本20块钱的计算器商家竟能赚50块钱,利润高达200%。

  盗亦有道,汪海也有自己的“道”。

  比如说京城白沟那种老百姓心知肚明的“假货”摊,汪海从不光顾,他说人们都知道那里卖的是劣质品。去买就是图一个便宜,他从来不管的。

  但正规大商场就不一样了,一来,货品卖那么贵,还贴上正品的标牌,谁都以为你在卖真货,所以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