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4章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4章

  在大多数时候,发明创造并没有兴奋的欢呼声,也没有灵光一闪,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后,随着工程技术的越来越复杂,发明创造早就变成了团队性的工作,其中充满着曲折与汗水。

  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家骝,对此自然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很多原子项止的专家一样,他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原子城,一半的时间在长安大学。

  和往常一样,在结束了在长安大学的授课后,袁家骝乘车离开了学校,几十分钟后,汽车驶入了附近的一家军用机场,随后,袁家骝便上了一架早就等待多时的DC4飞机。

  在他登机后,飞机很快就起飞了,显然袁家骝是这架飞机上的最后一名乘客。

  尽管机舱里还坐着另外几名乘客,但他们彼此都没有说话,根据保密条令,即便是同样在原子城工作的人员,在非工作场合,也是禁止交流的。

  和其它人一样,上了飞机后,袁家骝就拿出了一份杂志,杂志上封面,就是一朵蘑菇云——这是苏俄原子弹试验的照片。

  袁家骝的建议,让赫兹陷入沉思中,思索片刻后,他又摇头说道。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原子城几十个项目组,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现在是时候通过轰爆试验,来测试原子弹的整体了。

  等到会议结束之后,赫兹特意留下了袁家骝,问道。

  解决了炸药部件后,下一个问题是起爆信号:如何让所有的炸药部件同时起爆。这需要在弹体上插上200多枚雷管,每个雷管上都接着信号电线。作为原子弹起爆最后一个关键环节,雷管的位置,电线的长短,信号脉冲的频率,都要经历反复的论证和试验。

  毫无疑问,赫兹的这个建议是极其稳妥的,而且重新推倒设计,意味着很多工作都要从头开始,最终方案仍然选择旧方案,毕竟,旧方案的源头可以追溯“曼哈顿计划”,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几個小时后,原子城研究中心会议室内,十九个项目组的负责人齐聚一堂,他们的神情各异,不少人都在那里抽着烟,会议室内尽是烟雾缭绕。

  “什么?”

  “经计算,在我们的设计中,弹芯材料选为钚239,反射层为铍9,弹芯由几层球状的金属壳构成。中心部位是一个中子源,即铍弹丸;第二部分为充填蜂窝纸结构,第三部分为钚239燃料球层碎片,然后将铍层布置在紧贴着钚239表面;然后第四部分则炸药爆轰驱动机构,也就是炸药透镜;最外层的第五部分是由铍组成……”

  “原理基本上已经成型了,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只要稳步推进就行。”

  看似普通的照片,让袁家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这是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三天前已经装入了第一根燃料棒,很快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