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章 十八亿亩耕地红线_重生之官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国历史悠久,上兵伐谋,以粮灭国的经典战例就记录在那些春秋典籍之中。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国家众多,所以攻杀之术千奇百怪。

  齐国的管仲,就是一个特别擅长用粮食来杀人灭国的奇才。

  齐王想灭鲁梁两国,但他们很强大,硬打会损伤惨重,怎么办?

  鲁国人特别擅长生产一种细白的绢布,以轻薄舒服闻名天下,名为“鲁缟”,也叫做绨,梁国也会这种技术。

  鲁缟之名气流传数千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这种布料被管仲盯上了。

  按管仲献上的计谋,齐桓公声称自己非常喜欢鲁缟做的衣服,下令重金大量收购鲁缟,于是在齐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穿鲁缟的风气。

  鲁缟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织鲁缟可获得暴利。

  于是,鲁国和梁国家家纺织,大家拼命的生产鲁缟。

  花同样的时间,生产鲁缟换来的金钱可以随便买到十倍的粮食,傻子才去种地。

  13个月之后,管仲认为时机成熟,让齐桓公穿回普通布料,并下令全国之人禁穿鲁缟。

  然后,管仲把齐国和鲁梁两国的边境给关闭了,禁止一粒粮食流出齐国。

  鲁梁之君紧急命令国民去种地,但粮食不是一天可以生产出来的,缺口之大根本难以弥补。

  很快,存粮耗尽,鲁梁的粮价暴涨百倍至一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才十钱。

  24个月后,超过60%的鲁梁国民投奔到齐国。

  36个月后,鲁梁的国君主动向齐国请降。

  后来,管仲又大肆在莱、莒两国收购柴薪来炼铜,勾引两年之后又是一个反手断粮,导致莱、莒两国粮价暴涨37倍至370钱,两国国民为了活命,有十分之七都投奔了齐国。

  28个月后,莱、莒两国的国君请降。

  后来,管仲又以同样的计谋,收购代国的狐皮,收购楚国的鹿。

  结果代国主动请降,楚国被迫签署召陵之盟,向齐国低头。

  就这样,齐国兵不血刃的灭了五国,并迫使楚国臣服。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粮食,手里有多少黄金都没用。

  薛明熟知其间历史,推古及今就可以知道,国家制定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粮食安全政策的重要性。

  而某些别有用心的公知,却隐藏在文人学者的外皮之下,在某些特定时期,就会配合外国,大肆散播粮食进口论,攻击这条底线政策。

  须不知,最擅长媒体操控的美丽国,也是这些公知眼中的灯塔国度,即便借着全球化的浪潮,把很多低端加工业都包给了外国,但仍然把核心命脉的产业全部留在了国内。

  什么是美丽国的核心命脉产业?

  高科技产业和农业。

  利用高科技产品,美丽国可以源源不断从全世界获取巨额利润,用来购买低端工业品。

  同时,美丽国还向农业投入了巨额财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