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秋闱_靖天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要是尚书就是各部天官,既然都已经被叫做天官,那么自然就没有什么人会去议论他们,更不要说刑部尚书了。

  大临朝堂上仅此于吏部尚书的,就只有刑部尚书了,而且因为吏部尚书不可以入阁为为辅臣(因为吏部尚书的位置比较特殊,吏部尚书是提拔官员的重要人员,每一个从小做起的官员,都和吏部尚书之间有一定的培养之情),所以也就导致了,只要刑部尚书能够入阁为首辅,那么他就是是所有阁臣中地位最显赫的那一个。

  像兵部尚书虽然也能够入阁,但是因为兵部尚书在别人眼里历来都是和武官混在一起的,大多数都被冠以了粗鄙的名头,所以兵部尚书难以担任首辅。至于户部尚书,大临的户部尚书就没有几个活到自己结束自己的官职的。入阁的都是少数之人。

  而礼部和工部这两部同刑部的尚书产生率差不多,但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工部都是一群苦哈哈,礼部都是一群呆瓜。

  礼部的人在学习礼法这些方面都是很不错的,而且书都读的很好,比那帮翰林都好上很多,当然除了鸿胪寺,大临的鸿胪寺位置很尴尬,要说没有用吧?每次和南唐骂街,都少不了鸿胪寺的参与,可是若是说它有用,又没有什么用,因为大临贬官率最高的就是鸿胪寺里的官职,骂街骂输了,有损大临形象,要贬官;骂赢了,有损两国和谐,要贬官。

  而且大临是出了名的蛮子国家,礼部的作用除了骂骂平帝和管管普通百姓之外,就几乎没有什么大用了。而且大临的百姓对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感觉,常常都是礼部官员在上面说自己的,他们在下面聊他们的。

  至于工部尚书,工部尚书成为内阁首辅的例子虽然不少,但是那是因为为了限制刑部尚书。而且普遍工部尚书的身子骨不比户部尚书的身子骨好上多少,更何况在一些问题上,工部尚书是没有主见的。

  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见识其实要比工部尚书多上一些,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一般都是由在本部任职的进士升起来的,很少会出现从别的地方调来的情况。大临的皇帝还是很在意他们能不能解决自己的事情的。

  所以刑部尚书是综合考虑中最为合适的六部天官中的那一个。

  但是刑部尚书亲自监考的场面还是比较少的,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都在说明皇帝这一次的会试的看重。当然在知道这个旨意之后,少不了一些官员的意见不一样,他们不觉得这是平帝在意这次科举,而是平帝犯起了傻。

  在他们的眼里,平帝一直都是傻傻的,而且这群人还不全是卢阳王那一派的人,甚至于平帝处在这一边的人——没错依旧是邢南林。都公然开始反对这件事情,他是这么说的,连一个会试都由着一部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