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章 回村_初唐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够吃的。

  别说百姓了,就算是小地主,同样是十天半月不闻肉味,吃一顿肉,都得把油脂留在嘴上,去村子里显摆显摆。

  在全民贫困,全民营养不良的时代里,阉割之后饲养出来的黑毛肥猪膘肥体壮,是普通人补充蛋白质和脂肪最廉价的肉食,同时,吃肉也是治疗夜盲症最简单的方式。

  再加上侯府炒菜的烹饪方式已经逐渐普及开来,猪肉的美味也让所有人欲罢不能。

  除了少数自视清高之辈,大多数权贵家中都已经开始接受猪肉这种贱肉成为日常的菜肴之一。

  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能让大唐贫苦百姓能够在短时间内积攒到一些闲钱最快,最有效,且投入最低的方式。

  毕竟,有钱人要吃猪肉肯定不可能自己去养的。

  而养猪唯一的风险,就是各种瘟疫疾病。

  但...问题不大。

  草原游牧民族大规模饲养牲畜牛羊,比李让养猪复杂得多,瘟疫爆发的频率也高太多,也没见他们放弃饲养。

  况且,李让虽然不知道怎么养猪,但预防瘟疫的第一要素是卫生条件他还是明白的。

  就这一点,已经比大唐所有人强了。

  做任何事情,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岂能因噎废食。

  李让思绪发散着打马走进村子。

  本以为会收到无数声二蛋哥哥的热烈欢迎,但直到走进村子中央,也没有遇到一个熊孩子,大人也没有遇见。

  不过稍一思考,李让便明白了其中原因。

  现在正是种植第二季粮食的关键时候,大人肯定都在田地里忙碌。

  至于熊孩子们,大概率都是去了私塾上学。

  以前,村民们提起送孩子去读书都心有疑虑,主要还是因为穷。

  一个孩子就是半个劳力,若是去读书了,损失半个劳力同时,反而还要多出一张吃闲饭的嘴,穷人家哪供得起。

  但现在,家家都盖了砖房,有钱了,也就无所谓那半个劳力了。

  挺好的。

  李让有些欣慰。

  村子里的孩子,只要读出书来,那就是他天生的臂助。

  一路走到村子中央的大银杏树下,李让终于看见了进村以来的第一,二三四个人。

  “二叔公,三大爷,四阿公,五奶奶!”

  李让挨个叫了一声,就见几个头发雪白的老人眯起眼睛伸长脖子朝李让看来。

  几个老人都很老了,非常非常老。

  尤其是二叔公,李让没记错的话,他明年就该满九十岁了。

  九十岁,在这个三十岁就能自称老夫的时代里,属于是非常罕见的高寿了。

  毕竟年满八十岁就能被册封为人瑞,连皇帝都要赐下鸠杖表彰一番,敬称一声老星公。

  真要满九十大寿,那就是人瑞之中的人瑞。

  “是二蛋啊???”

  老人沙哑的声音传来,略微带着一些不确定。

  李让急忙下马,跑到几个老人面前,笑吟吟的回道:“是,孙儿回来咧。”

  几个老人眯着眼睛凑近了打量,看清李让的脸后,二叔公忽然高声道:“还真是二蛋咧,恁婆姨刚说恁去长安见陛下么,咋这快就回来咧?”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