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这一定是神迹_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一样,你还说巧合,当天下人是傻子吗?”

  莫俦听后,脸色骤变,浑如死灰。

  他是谭稹亲妹妹的独子。

  “刚在贡院外面,检视搜出小抄。”

  还有一些人,悄悄溜走。

  刘国璋一看几人这样子,心里就清楚了。

  “刘二郎,你这是干什么.”黑着脸,语气不善斥问的是知贡举,翰林院学士莫俦。

  “打开门。”

  守门的礼部员外郎脸色一变,“刘节使,这不合规矩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亲妹妹嫁给一位侍卫亲军的军官,后来搬去河东。妹夫在那里战死,妹妹带着外甥改嫁回到京畿。

  刘国璋宣布了这一结果,上万学子们议论纷纷。

  你们不是读书人,你们都是大宋最守信誉、最讲诚信的模范商家。为了确保自己卖出的考题真实可靠,真是什么都不怕啊。

  刘国璋带着四小将,走进贡院,很快就来到至圣阁里。

  莫俦的脸,已经变不出其他什么色来,拿着那几份小抄,喃喃地说道:“怎么可能?这一定是巧合!”

  他除了是政和二年的状元,还是黄潜善、吴敏、李邦彦等人的好友,与刘国璋有隙。

  刘国璋把六份小抄拿出来,摆在几位知贡举面前,“这六份小抄,策论文章的题目都是一模一样。”

  这时,令狐元衡走了进来,拿着十几分小抄,禀告道:“刘节使,刚检视了六百人,验出四人代考,查出十二份小抄。”

  旁边的知贡举、同知贡举脸色大变,其中一人脱口说道:“考题泄漏了?”

  “肯定是神迹!是上天降下神迹!”莫俦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朝着大家大喊道。

  刘国璋想了想说道。

  刘国璋接过来一看,拿出其中七份,“现在又多了七份,考题一模一样的。”

  三年一次,机会难得,很多人都不甘心就此放弃。

  代考、带小抄我们暂且可以谅解,可是有人事先拿到了考题,这简直是在突破大宋道德底线!

  我们不能不愤怒!

  “刘节使,现在无法论证这些人是不是事先拿到了考题。贡院才开门,考试还没开始。经义、策、论,到底是怎么题目,我们谁也不知道。”

  大家请继续排队,检视查验,进入贡院考场。要是考题没有泄漏,考试肯定会继续。要是考题泄漏,我相信,朝廷肯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在令狐元衡的监视下,胥吏很快有查出,这近两百人中,有六人代考,十一人夹带小抄,其中五份小抄是写好的策论——这说明,这五人也事先拿到了考题。

  谭稹在宫里混出头后,一直在四处寻找亲人。

  几位知贡举把脑袋凑过来,扫了一眼小抄上的题目,神情各异。

  很快,越来越多的考生重新排队。贡院前面的街道上,又恢复了此前井然有序的景象。

  “元子,你带着人继续检视余下的学子。我去找几位知贡举、同贡举,叫他们拿着装题目的木盒,一起去御前,当着官家和几位相公的面,校验考题到底有没有泄漏出来。”

  “是!”

  “无非是你不敢担此责任。无妨,这事我一力全抗下了。把封条揭了,开了门,我要进去。”

  刘国璋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坐在正堂里喝着茶,说着话的两位知贡举、四位同知贡举,齐刷刷地看向他。

  “规矩?考题可能泄漏,什么规矩都没有了,你还在这里跟我说规矩。”

  “白痴!”刘国璋骂了一句,“来人,把六位知贡举一起请到宝篆宫去,还有藏有考题的木盒子。小心些,上面的火漆封条不要搞坏了。

  我们去御前,当着官家和几位相公的面,好生理论一番。”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