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五章 向着山海关进发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大明未来之栋梁,挥手告别了。

  在顾同应夫妇的印象中,小炎武极少哭泣,然而此时此刻却苦得稀里哗啦,硬是用小手抓着黄重真的衣角不肯松开。

  黄重真也很舍不得这个坚强到近乎倔强,倔强到近乎执拗的孩子。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胡乱地改变他人的成长方向,反而可能收到揠苗助长的效果。

  故而,顾炎武隐藏在乌溜溜的眼眸深处的希冀,黄重真并没有替他说出来,而是揉着他柔软乌黑的长发,说道:“山水有相逢,若是有缘,自会相见。”

  “有朝一日,您会来江南么?”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若有机会,自当南下,领会苏杭天堂与金陵秦淮之风光。”黄重真目光悠远,饱含深情地说道。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人士,这份情感只是发自内心,无需丝毫伪装,别人却觉得他是真的向往江南的繁华,马世龙看在眼中,不禁微微有些担忧。

  ——江南虽好,但是此时的大明江南,吴侬软语,温酒唱戏,十里秦淮,士子舞文弄墨,自诩风华济世,戏子吹拉弹唱,脂粉飘香,一派歌舞升平。

  若在太平盛世,这般繁华璀璨本也无可厚非,但在这越发吃紧的辽东局势,以及逐渐紧张的北方形式衬托下,终究醉生梦死了些。

  “如此,便这样说定了。来,拉钩。”

  顾炎武脸颊垂泪,嘴上说着小大人一般的话,手中却做着孩童的行为。

  黄重真笑呵呵地蹲下来与他拉钩约定,并温柔地替他揩去小脸上的泪痕,这才让他破涕为笑。

  知子莫若父,顾同应多少知道些儿子的所思所想——投笔从戎,以身报国,是每一个华夏有志男儿揣在怀里的少年梦。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当兵,也就后悔个三五年,而不当兵,却足够后悔一辈子。

  儿子的胸怀抱负,从很小的时候就已初显端倪了,从他主动要求改名为“炎武”,便已可见一斑,身为孩子的父亲,顾同应对此不但乐见其成,还颇为支持。

  可这孩子毕竟太小了,现在便随黄重真前往关宁历练一番,无疑是不现实的。

  况且娇妻跟着自己背井离乡,无怨无悔,唯独这个可爱聪慧的儿子,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割舍的。

  故而,顾同应还真怕二人做出什么让妻子无法接受的约定,于是江南之约,便成了皆大欢喜的最好结果。

  于是,为了避免这对以兄弟相称的少年孩童继续深入探讨,做出例如北上之类的约定。

  顾同应终于找到机会朝重真拱手作揖,郑重地转移话题道:“贤弟,愚兄有个不情之请。”

  “哪儿的话,顾哥请说。”重真立刻爽朗地说道。

  “还望贤弟将那首《沁园春·雪》写在纸上,让愚兄带着回到江南去,好叫我那自诩天下文化无出江南右者的风流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