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所谓奸细_鹅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骊山北营区域,一处山梁。

  周瑜一袭白袍外罩鹿皮斗篷,腰悬长剑,一副游学士人打扮。

  他观望青州兵营区,大部分青州兵外派,安置在渭水南岸的各处移民新屯。

  有这些青州兵充当屯长,渭南各处民屯井然有序。

  这段时间以部分民屯为据点,开始改建百户所,渭南各处几乎一夜之间就完成了改制。

  而此刻青州兵营区内,还留下五百多青州兵,以及陆续征选的两千余少年。

  周瑜眺望营区,就能看到一个个百人方阵来回演练。

  这些少年新兵持木棍、小盾牌,在青州兵督管、训练下,演练小方阵队列变化。

  少年兵要么来自于被解救的少年,要么是关中三辅的无产贫家少年,再要么就是从长安大学里选来的。

  “据说这是七年秋班新兵,春耕后还要募选两千余人,是八年春班新兵。”

  周瑜身侧跟着的一人见周瑜望着那些受训少年,周瑜就问:“他们连日操训不歇?”

  “以七日为一周,操训六日,休息一日;只操训半日,大约一个半时辰,以队列为主,余下时间都是请人讲学。”

  讲述这些信息的人叫做葛光,也是一位士人,出身还不低。

  葛光三十岁出头,耐心讲述:“营中除却这些少年,那五百余青州兵也要学习典籍。”

  “主治何经?”

  “不知。”

  葛光看一眼周瑜:“仆来关中前后不及十日,只听说他们学习四门典籍。一部据说是黑镇北征战之际所编的成语典故,有八百典故。现在空闲了,又在增补典故。”

  “还有什么?”

  “第二部是《太平世道经》,仆只闻其名,不知内容。据说此经记录了天公与神人问答言语,讲的是太平乐土百姓、官吏的生活情景与习俗。具体多少篇章,仆无从得知。”

  葛光见周瑜面露讽笑,就补充一句:“仆对这《太平世道经》十分在意,仔细打听,据说是此经与《成语八百典故》一样,都是密文所写。寻常百姓,三五日内就能解读、学会百余字!十分神异!”

  周瑜扭头仔细打量葛光:“此言当真?”

  “只是如此耳闻,据仆所知,前后应有六部典籍,都是密文所写。目前营中另外两部分别是《算经》与《自然》,此外还有军吏要学的两部,是《武经操典篇》和《医经急救篇》,前者是黑镇北所编,后者是老子庙李封所编。”

  周瑜听了神情始终没有变化,可能是麻木了。

  思索片刻,就对葛光说:“如此来看,长安大学徒有其名,这里才是大学精髓所在。听你言语,李封研习了密文?”

  “应该学会了密文,据说密文易于学习、掌握,只是黑镇北撤军归来后,这人就隐居终南山谷,外人难以靠近。”

  葛光说着心生感慨遗憾叹息,关中对外开放的,始终只有长安,以及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