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七章 阴谋论_张宗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改变他们对张宗卿,对华国的态度。

  人总是有取舍的,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他们只是选择了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益,最有价值的选择罢了。

  世界上哪有什么蠢人?

  只有将价值最大化的人,为了将价值最大化,万物都是棋子、都可以成为他们随手牺牲的炮灰。

  何因钦听说过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的一些事情,有坊间传言说,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其实在小鬼子准备偷袭珍港,发动对镁国的战争之前,他就已经是得到了相关的情报信息。

  只是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选择了漠视这一情报信息。

  这又是为什么?

  要知道在倭奴偷袭珍港的第二天,镁国总统罗丝服便发表著名的“国耻”演讲,并正式签署对日宣战的声明。这也意味着镁国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二战结束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收益方是镁国。

  镁国的霸权体系也正是从那之后才正式确立,但在珍港遭到日军袭击之前。

  镁国国内就针对是否要趟二战这滩浑水争论不休。

  在镁国刚刚建国的时候,就奉行的一直是“孤立主义”。

  希望北美不仅仅在政治上脱离欧洲,更希望从经济外交全方面脱离。

  简而言之就是,北美地区自己玩自己的,能不参与国际间的纠纷就不参与。

  即便是一战期间欧洲地区打得如火如荼,镁国最开始也是坐山观虎斗,卖卖武器弹药赚赚钱就行了。

  只是直到一战打了一段时间之后,镁国才因为各种原因加入到协约国的队伍中。

  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

  在战争初期,镁国依旧是奉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尤其是一战打完之后。

  出于对一战的阴影,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孤立主义”成为20世纪30年代镁国的主流风气。

  镁国甚至为此出台了《中立法案》。

  再加上国内刚刚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阴影,无论是从政治、民心、还是经济都不允许镁国贸然参加二战。

  但这只是镁国大多数人的想法而已,一些政客自然不是这么想的。

  毕竟战争,他们又不用上前线去送死,也不用当炮灰。

  让别人去送死,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不就是镁国那些政客们经常做的事情么?

  这些支持参与二战的政客认为镁国当时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经济体。

  所以镁国也势必要寻求更高的国际地位,保守的“孤立主义”已经落后。

  而同时轴心国的起势势必会在未来威胁到镁国的安全,镁国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再搞新的“绥靖政策”。

  因此加入二战打击轴心国,这不仅仅能通过战争为自己赢得话语权,也打击轴心国的势力,更能通过战争刺激本土军工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

  从而进一步恢复国内经济因大萧条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

  在这些支持镁国参战的政客中,就包括了当时的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

  罗丝服曾经多次提议镁国加入二战,但是都被镁国国会否决。

  这就给了镁国上演这一出“苦肉计”的最大动机。

  而事实也证明镁国珍港遭到袭击确实激发了本国民众的愤怒。

  在珍港事变之后,镁国国会内部也空前团结以绝对票数通过了对日宣战的提议。

  当然,这也是事后的一些分析罢了。

  但如果将分析放在事前再看上一遍,就更能发现这其中的“巧合”,以及这其中极为浓重的“阴谋”气息。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