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章 确立金本位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城市也都有分行,日本的江户、鹿儿岛、朝鲜汉城、越南顺化、河内、广宁等、其他殖民地的新加坡、仰光、宁王国京师、等地都有着皇家银行的分行。

  甚至在美国、美洲、欧洲都有少量皇家银行的分行,基本上皇家银行的分行。都是跟随着帝国大使馆的步伐走,有帝国领事馆的地方。一般都有皇家银行的分行。

  有着众多的分行,再借助电报通讯的便利。可以全球范围内对银行本票进行查证以及兑换。

  支票的话,虽然也有,但是限制比较大。

  由于实行金银混合本位,所以除了银圆外,还有金圆。

  颁发金圆的时候,是按照当年的金银汇率,规定了一银圆含有纯银克、一金圆含有纯金克,由于当年的汇率,所以当年的一银圆和一金圆的价值是对等的。

  后来由于白银持续贬值,使得金圆和银圆的兑换比例有了变化,等到了1872年的时候,金圆和银圆的兑换比例已经比刚发行的时候增值了百分之九点三。

  这相当于以往一百银圆能够兑换一百金圆,但是现在要一百零九点三圆才能够兑换一百金圆。

  这种白银贬职幅度哪怕实在过去的七年里慢慢变化的,但是普通人兴许感受不大,但是帝国的财政金融部门却是感受非常深。

  这意味着,如果过去多年里,帝国继续使用白银作为国际贸易支付货币的话,就会损失至少百分之九点三的财富,这可不是百分之九点三的关税啊,而是整个进出口总额的九点三啊。

  而且受到白银产量持续加大,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相继采用金本位,未来白银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帝国必须紧跟其他国家的步伐,同时实行金本位。

  总之是不能让帝国成为其他国家实施金本位后,成为国际白银的倾销地。

  历史上,满清的就是继续使用银本位,结果在1870年后,随着各国相继使用金本位,白银的价格一跌再跌,而中国成为了世界白银的最大使用国,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的中国就是白银垃圾场,各国都把白银运到中国去,然后购入各种产品或者黄金。

  结果短短三十年里,白银和黄金的汇率就是直接翻倍,中国也是承担了大量白银流入而造成了通货膨胀。

  林哲主导下的帝国自然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帝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为金本位做准备了,国际贸易只接受黄金支付,而每年的贸易顺差使得大量的黄金流入中古。

  同时发行金圆,让民众开始接受金本位制度。

  而现在随着国际金价的进一步上涨,林哲认为金本位一事已经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再拖几年的话,估计国际上的所有白银就会一股脑的涌进中国。到时候国内白银储量翻倍增加后,就更加难实施金本位了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