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弯下腰的优越感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弯下腰的优越感

  既然定了合乎朱家利益的劫掠马匪的目标,就得雨露均沾,三个大队轮番上阵,在小青山检验着自己的战斗能力。

  至于那个有着6门山炮的小队,就先看着,眼馋着吧,等熟悉了火炮,教出了更多合格的炮兵,朱传文自然会有着相同的奖励,这可是这个时代最为金贵的陆地兵种,老朱和小朱都是宝贝着呢,堪比大别山泥腿子宝贝王承柱。

  不过想想,倒是两门步兵炮可以拉来小青山,练练骑炮协同。

  朱传文和林老八交换着意见,怎么说都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事儿……

  “少当家,我觉得咱的保险队全员配马是个势在必行的事儿。”林老八这一年在草原上也没白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倒是和朱传文的想法有些不谋而合。

  原本全员配马的事儿打算缓缓进行,但是现在,朱传文的重心变动了,这事儿自然也就提上了日程,这劫掠马匪成了全员配马的关键,军马和育种场的马有所不同,需要去势,因为激烈战争需要大批合乎条件的军马,这就要求择优汰劣,提高马匹的素质。

  没有去势的马缺点很明显,会发情,到时候不能交配,会变的脾气暴躁,而且掉膘,那样还怎么打仗。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耐力和服从性。

  但是马的数量要求可就高了,恰好草原上的马匪弥补了这一不足。

  按照现阶段的发展来说,其实朱家的两条腿走路,打造的变成了两个阶级,一个是工人阶级,这一部分,朱传文在冰城的先期布局已经初见成效。

  另一个则是朱开山统领的职业军人阶级,虽然朱开山在徐世昌面前大言不惭的说着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徐世昌这个老狐狸信没信暂且不管,但是朱家父子可没打算这么做,直接就是脱离其他,专心战斗。细细算来,这剿匪得到的利益倒也不小,至少在前期给了朱传文很大的帮助。但是坐吃山空是不可取的,也是看到汉耀的日益发展,老朱才敢持续的这么干。

  之前,朱传文还觉得这些保险队的军饷低了,但现在低军饷倒成了一件好事儿,可以有组织,有预谋的进行可持续性的涸泽而渔。

  渔的鱼塘便是这辽阔的草原。

  小青山驻扎保险队出去的缴获会以冰城的价格进行收购,这缴获的战马倒也好说,直接配发到保险队。而公马就得看单个的素质了,好的送到育种场,差的直接去势。

  这个过程有着三个好处,朱家得到了百战兵;保险队员军饷靠着自己的努力涨了;马匹来源得到了保障。算的上是各取所取。

  再说说全员配马之后的一个利益最大化,战马的服役期限是2到8岁,也就是7年左右;也就是每7年得进行一批战马的轮换,7年之后这朱家的优势就体现出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