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奉天收获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奉天收获

  朱家父子在奉天也就盘桓了两天,返回冰城时,出乎朱传文意料,宫宝森与他们同行,想着自己家里那个疯丫头总算是有人治了,心情一阵舒爽。

  当然还有心情更舒爽的事情,奉天制造局设备搬迁在徐世昌的协调之下,利用火车、马车等运输工具,蚂蚁搬家似的朝着冰城运输。

  聂士则的人际关系的确出色,楚可求的工作能力也很强,所以这统计工作做的很快,奉天制造局的设备很多,诸如水压机,龙门吊之类大型设备,算是大大的补充汉耀的制造能力,总的来看10万银元的农具那是绝对值物超所值。

  根据聂士则的预计,这些设备运抵冰城之后,马克沁与克虏伯山炮的制造马上就能投入生产,而楚可求的汉耀铁器二厂,往后则是改良这些设备,比原先制造轻松了许多。

  至于奉天制造局的1200名工人,在秘书吴童坚持不懈的宣贯,广厦计划,寒士计划两大杀器齐出,在加上汉耀的如今对于工人的待遇,一个个心甘情愿的领着汉耀的入职牌子。这些人或是随设备乘坐火车,或是自己赶着牛车,拖家带口向着冰城方向前进。

  徐世昌也是得知了汉耀的动作,听闻这连人带设备一锅端笑骂道:“这个朱传文,还真是好手段。”这些工匠在他的预想中,留一半的可能性极大,还想着往奉天铸币厂增派人手,不过人已经走了,那就如此吧,如今奉天省最不缺的,就是人,而且匠人而已。

  1200多名工匠之中,按照汉耀的评级,有着近千人都是中级工匠,毕竟沉浸此道已然多年,还有着200多的高级工匠,当朱传文看到统计名单时,惊讶之情溢于言表。这可以算是晚清洋务运动留给这片土地上最大的财富,也是自曾剃头以来这些清廷重臣孜孜不倦求索种出的果实。不过很可惜,为了维护清廷的统治,多是官办和军用,却是没有促进得了社会的进步。

  在与楚可求、聂士则的聊天中得知,这汉耀的做法的确也不算是惊世骇俗,也怪不得徐世昌如此放心。拿他俩最熟悉的汉口兵工厂来说,炼钢、制造、工厂学校、电力照明可谓是一应俱全。而且各处的制造局都是如此的模式。

  在俩人口中,朱传文还了解到天津制造局的能力,在大约28年前,也就1880年,天津制造局已经有能力制造潜水艇和舟桥,不过这些人已经被袁世凯收拢,分散在北洋各处的军工厂,倒是让朱传文对袁世凯此人刮目相看,从齐鲁大学堂的创立到北洋各处讲武堂的建立,再到收拢天津制造局,此人的成功实属必然。

  依照朱家如今在关东的地位实力,这火车自然是直接包了一个车厢。

  要是有火锅那就更好了!朱传文听着耳边的聒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