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7章 我旁边坐了个傻子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7章我旁边坐了个傻子

  2月底的沪上乍暖还寒。

  谷庵升与郑观应从汇中饭店走出,各自伸手接过随从手上备着的大衣。老谷的是一件呢子风衣,郑会办的则是一件毛皮大氅,郑是广东人,年纪又大,怕风寒。

  正巧,门口走过一队戴着头巾的巡逻阿三,行人连忙避退,若论殖民地的治理,英国堪称当世第一,阿三们一个个服服帖帖,但却是眼高于顶。提个棍子就喜欢在街道上转悠,似乎在给主子说,爸爸,看我多努力工作。

  郑观应眼神中闪过复杂,谷庵升却是双眼微微眯起,英租界这块最是恶心人。

  “谷掌柜,走走?”

  “那就走走!”就当是陪老年人消食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郑观应又接过随从早就准备的好的暖手香炉,胳膊与手没入大氅,仿佛一个带着脑袋的人形伞状物。

  俩人向着黄浦江边走去,如今的沪上分为三个区域,沪上县城、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又分东、西、北、中四区,中区也称英租界、北区为美租界,都是如今黄浦江陆家嘴对面的区域,也就是浦西最为繁华的街道。法租界也有部分在黄浦江边,如同一个“丁”字形。

  天色慢慢昏黄下来,黄浦江上商船依旧川流不止。

  站在江边,郑观应看了半晌,指着江对面繁忙的两处码头说道:“那里是太古码头、那里是怡和码头!”

  太古、怡和洋行是英国的公司,1860后控制着长江上的货运,轮船招商局成立的目的便是抢回这一部分市场,之后更是加入与英资太古洋行的激烈竞争。

  “那里应该是招商码头了吧!”谷庵升指着太古码头往前一处区域说道,在这里看是看不到了,但方向是对的。

  “嗯!”

  “李中堂还是有远见的,招商局官督商办也的确从洋人手里抢回来不少的市场。”谷庵升说道,轮船招商局也的确从太古洋行手里抢回来不少的货运生意,也算是为国人的自主性做出了贡献。

  “是啊,但是还是不彻底,国家积弱啊。”郑观应略做感慨,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期待:“不知何时你们汉耀的东家能来一趟沪上?”

  对于朱传文,郑观应很是好奇,因为山西人的原因,晚清的票号业务很是发达,这其实是在1860年前旺盛的生产力带来的必然因素,钱通天下,货才能通天下。

  关东更是如此,虽然徐世昌对于关东的改革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但关东发展还是需要钱,钱庄、票号依旧存在,仅仅是整治了金融体系杂乱的大方向。在这样的地方出现了一家实业,不同于安徽、沪上兴起的纺织、面粉,而更是直接步入了机器制造,这能力委实不小。

  从炮开国门后,郑观应作为少有睁眼看世界的人物,其实先后总结过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