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三三章:书圣真迹_大唐第一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其中一副卷轴展开,慢慢放到桌子上。

  “这是我崔氏珍藏的《临河序》原本,但因为百年前一场大火,此贴的后半部分已经被烧毁,王右军先生的千年第一行书就这样毁在我崔氏,如何叫我等面对天下学士。”

  席云飞低头看去,果然是一张帖子小心拆了下来的帛书,然后镶嵌在卷轴上,但是帛书的后半部分漆黑还带着焚烧过后的痕迹,着实触目惊心。

  但更让席云飞惊诧的是,这副帖子,竟然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

  “咳咳……”席云飞突然觉得自己喉咙发干,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崔干并没有注意到席云飞的窘态,拿过另一个卷轴摊开,笑容满面的说道:“郎君请看,这是老夫根据郎君所藏的《临河序》,临摹右军行草写出来的新序!”

  席云飞闻言,扭头朝崔干手中的卷轴看去,当看到那副后世流传为无价之宝的帖子就在自己面前是,席云飞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真迹被烧毁,流传下去的却是临摹本,而这临摹本又是从自己手中抄过去的。

  那这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席云飞心跳慢慢加速,这种改变时空的荒唐感觉,让他几乎窒息,但想想又觉得不对,或许真正的《兰亭集序》已经有手抄本流传,就算自己没有出现,它的内容也会为世人所知才对。

  自我安慰了一番,席云飞呵呵笑道:“崔郡公的书法果然了得,不仔细分辨的话,这两幅帖子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哈哈……不知道这焚毁的帖子能不能送给在下?”

  特娘的,这可是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本啊,就算烧毁了也值老鼻子钱了,自己无论如何也要为子孙后代谋点福利不是!

  崔干见席云飞对残缺的帖子感兴趣,想了想,也没拒绝,只是试探道:“那图书馆的入馆名额?”

  席云飞大手一挥:“我给你五百个名额,时间不限,不过,相比于我的付出,这半毁的王右军真迹可就有点不够看了,不知道崔郡公手上还有没有其他大家的手稿或者真迹?”

  “呃!”见席云飞突然两眼放光的看着自己,崔干忽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

  ···

  博陵最繁华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县,但这深州古县却传承非凡。

  春秋为鲜虞地,后属晋,战国初属魏,后并于赵,秦并天下后,为上谷、钜鹿二郡地。

  深州汉初设县,隋初置州,历史悠久,是形意拳的发源地,武术之乡,大业二年(606年)州废,以其地分入博陵,河间二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于安平置深州,在博陵崔氏的带领下,这个传承千年的古城平和富饶,文昌武盛,让第一次踏足此地的外邦之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上国的威仪。

  相比于长安的博纳,朔方的繁华,深州城就像是一个垂暮的老者,略显沧桑,但却底蕴深厚。

  黄土夯成的城墙厚重而踏实,让往来的旅客商人仿佛一瞬间走进了传承千年的史书中一般。

  城市的主干道虽然没有朔方的整洁,也没有长安的宽广,但每一块青砖,每一颗古树,都仿佛在书写着千百年的轨迹,让人流连忘返。

  对于半岛三国的人,还有倭国的商人来说,长安和朔方还是太远了,能够走到深州城就已经让他们管中窥豹,见识到了天朝上国的根基底蕴。

  再加上这一年来,博陵崔氏不断与朔方进行往来贸易,垂暮的深州城在新事物的不断刺激下,又焕发出了新生的契机。

  不少外邦的商人都会定期到深州城采购一些来自朔方的物资回去,转手便是几倍几十倍的利润,因此,原本商道不怎么昌盛的深州城,渐渐取代了长安城,成为半岛和倭国人的最佳贸易集合地。

  而就在半个月前,一队来自倭国的使者扑扑而来,为首之人自称大臣,其名为:苏我虾夷。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