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7章 排除万难,争取胜利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国信此次在香港讨论铁矿石投资事宜之后,并没有着急返回欧洲,而是前往大陆考察,寻找投资的机会,尤其是合资成立的恒远汽车厂。

  过年期间,中国发生了一件众做周知的,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再次重申了改革和开放的基调,奠定了未来数十年发展的基础。

  也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原本游离于外的资本,再次大规模进入中国。

  “这里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和低廉的劳动力,索尔计划以汽车工业为核心,拓展零部件领域的合资公司,以便于进一步优化瓦格纳汽车的供应链,降低成本。”朱国信的投资并不出意料之外。

  “有问题,你可以找许如琛。”蔡致良道:“他在这边5年的时间,往后负责协调金河投资旗下各公司在大陆的投资。”

  “前几天在京见过一面,也谈了谈索尔投资的计划。”朱国信点头,道:“萧金博已经在汇总这方面的信息,分析投资的价值。”

  两人谈着索尔投资的扩张,没过多久,温国良就到了。三人之所以聚集在这里,是因为从英国传来的消息,汇丰银行重启了对米特兰银行的收购。

  汇丰银行虽然是一间由英国人管理的银行,但是在英国,依旧被视为一家外来银行,因为其总部,注册地均在香港。所以早在十年前,汇丰银行收购美国海丰银行之后,就将视线转向欧洲,完成其所为的“三角凳”战略布局,即在亚洲之外的欧洲和美洲建立战略据点。

  于是在十年前,英国标准渣打银行提出全面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之际,汇丰银行立即介入,同前者展开激烈争夺。然而这次收购遭遇了巨大阻力,首先是英国政府和金融界的反对,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一家大银行的控制权落在殖民地机构手里;其次则是苏格兰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以致各党派团体均先后表示反对,毕竟这是苏格兰最大的结算银行。

  所以在标准渣打与汇丰银行相继提高收购价格之际,英国垄断与合作委员会鉴于汇丰银行在香港的特殊地位,否决了这次收购。

  但是汇丰银行并不甘心,等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米特兰银行的危机让它再次看到机会。

  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米特兰银行致力于拓展业务,尤其是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投放了大量的贷款,同花旗银行一般,产生了大笔坏账,损失高达24亿美元。这就为汇丰银行再次进入欧洲,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在1987年,汇丰银行以90%的溢价收购了米特兰银行14.5%的股权,涉及56亿港元,并约定三年内不改变持股比例,而最终的收购价格,以当年的资产净值为准。

  但是三年后,汇丰银行与米特兰银行均遭遇困境。汇丰在美国和欧洲的业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