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0章 欧洲动荡缘起_走出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汇丰荣耀归来,渣打黯然远去。蔖

  英国媒体以这样的标题来描述最近的两场收购战,汇丰银行收购米特兰与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对于英国,以及英国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汇丰银行将由一家香港公司,蜕变成一家以英国为基地的跨国银行集团,而渣打银行被恒隆银行收购,在巩固新兴市场地位的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化扩张战略的失败,回顾十年前汇丰与渣打竞购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恒隆银行对外宣布已经持有61.3%的渣打银行股份,随后开始同麦威廉和莱斯银行展开谈判,以收购后者持有的14.5%的股权。同收购米特兰银行不同,莱斯银行在未能同邱德拔就收购股权一事达成协议之后,就没有大的动作。

  而与此同时汇丰控股也适时向外宣布已经实际控制5.3亿股米特兰股份,占米特兰已发行股份的67.22%,两场收购战也就此成为定局,不再有什么阻碍。所不同的是,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只需要欧共体委员会的批准,汇丰控股除此之外,仍然需要等待英国垄断与合并委员会审议,不过就目前形势而言,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这两场收购战,香港媒体的态度也是有所区别的。

  对于汇丰银行收购米特兰,香港媒体为它定义了一个霸气的名字,帝国还乡战,却依然改变不了香港人曾经的骄傲,汇丰银行成为一家英国银行的事实。而对于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吝啬的香港媒体仅仅冠以“惨胜”的评价。

  媒体的态度和评价也反应在股市上,随着两场收购战的结束,汇丰银行股价应声大涨,而恒隆银行的股价则开始下跌,同两家正式发出收购邀约时的情景,截然相反,不可同日而语。

  直到温国良返回香港,面对媒体和股东质疑的时候,说道:“作为一家香港本地银行,高溢价收购渣打银行是值得的,恒隆银行捍卫了香港人的发钞权,将有助于保证香港未来的金融稳定,以免被抛弃的命运。”蔖

  此时的发钞行只有两家,温国良的指向,是不言而喻的。收购战的结束之后,恒隆银行与汇丰银行短暂的蜜月期也就彻底结束了,再次走到了对立面,开始竞争香港人的口袋。随着温国良的言论在香港发酵,恒隆银行的股价开始止跌回升。

  在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期间,欧洲也发生了一件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大事件,一度造成西欧国家的动荡。

  早在去年底,在马斯特里赫特举办的欧共体首脑会议上,各国代表草签了《欧洲同盟条约》,简称马约。在今年2月,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署了这项条约,不过尚需各国的批准。

  而就在这个月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