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议和_带着淘宝混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断求和,要求将自己的这些左膀右臂放回来。

  这是他把控朝政的根基,这些小辈若折损了,那么他们身后的人就跟自己离心了。

  再者……

  因着左家军,他们想打也打不过去,这样对持的局面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中原再富庶也经不住这样折腾,现在不比以前,既以天下正统自居,那些归顺的汉民还是要照顾下的,不然把人都杀了,财富都抽干净了,还拿什么来供养朝廷,供养军队?

  多番权衡后,大明与大清终达成了共识:暂时休战,划江而治,互不侵犯。

  双方都在蓄积力量,多尔衮知道这点,朱慈烺也知道。

  不过,既已休战,那么军事方面的压力就轻了不少,现在大家可以安下心来,好好种几年田,提升国力了。

  和平年代,一要抓民生,二要搞教育,清军的达摩斯之剑并未褪去,所以左弗给这座书院起名知新,她就希望这座学校可以成为华夏一族新的起点,成为科学的摇篮。

  此时,荷兰探险家阿贝尔·塔斯曼已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汤加群岛和斐济群岛。而日后的日不落帝国很快就会靠着联姻,从葡萄牙人手里将孟买弄到手。

  在北美,乘坐五月花号的那群人已登陆美洲二十多年;而西班牙的触角早已伸到了东南亚以及东亚。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地理探索!

  华夏!

  这个屹立在东方的古国没有道理要错过这个辉煌的时代!

  她有许多教科书,理科也不错,她觉着,只要给她一点时间,没了生存的困扰,她也是能做点事出来的!所以,她对这个学院很重视!

  这不仅是她的希望,也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每天公务很累,但她还是坚持天天来给学生上课。

  学生并不多,小学每一个年级预设了四个班,一个班45个人,可他们连两个班的人都没招满。

  其他年级人数更是少得可怜。像中学这些,基本就只有本地与南京几个技术狗在上了。

  不过面对这个情况,左弗并不气馁。

  大明挺住了,所有人的心思自然又放到了科举上。杨廷鉴虽名气大,可一听在这儿上学,还要学什么劳什子的算数,自然,那些思想保守的人自然就不愿尝试了。

  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学了这些,精力被分散了,还能行举业吗?

  这些人不来,左弗也不强求。

  反正她的目标也不是这些人。她开这所学校瞄准的人群从一开始就是底层的。

  因为也只有底层人民才可能到这座学校来读书。

  毕竟,书杂费全免,还供吃,供书本笔,这对一些家里劳动力充足的底层人民来说还是相当有诱惑的。

  知识,对于这个年代的底层人民来说有着无限的诱惑。可面对着失去一个劳动力,还要付出巨额教育费后,许多人只能望而却步,放心里想想了。

  现在看到这学校什么钱都不用交,还提供吃的,还教认字,怎么想都是好的。

  至于教什么?重要吗?像他们这样贫苦的人家,能出一个读写会算的人,哪怕不去行举业,也算是光耀门楣了,好不好?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