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广州之战_清末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城内,南面就是珠江,占地一万多平米,炮台呈椭圆形,石砌墙角,青砖垛墙,长有两百米,高近五米,厚约一米,有大小火炮三十五门。

  守军在遭到攻击后第一时间还击,他们的对面是一艘二级战舰和两艘三级战舰,火力凶猛,将猎德炮台死死压制,炮台上血肉横飞,但清军以及团兵仍冒死不断给火炮填装,轰击敌舰和上岸联军。

  双方火力差距实在太大了,清朝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仍不自醒,军队手里还是传统的冷兵器,其火器甚至还不如明朝,哪里挡得住洋人先进火炮与火枪的攒射,鏖战不到半天,炮台上的清军就伤亡过半,猎德炮台东南角被轰塌,英法联军蜂拥而入,猎德炮台失守。

  东固炮台,激战正酣,由于它离内河较远,超出舰炮射程,英法联军正用野炮强攻,同时两千步兵排列整齐,在七百米外进行齐射,这是这个时代的传统战法,利用密集的弹雨弥补射速及精度问题。

  守卫炮台的清军远程武器只有火炮,只能一发发填装阻挡敌人的步伐。战斗持续到下午2时,守军弹药用尽,士卒只剩下不到四十人,无奈之下选择了撤退,很快英法联军中路与右路大军会和扑向北边四方炮台。

  城北四方炮台乃是广州城防制高点,位于越秀山蟠龙顶,地势险要,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还在这里设立司令部。

  都统来存率领八百旗兵在这里守卫,炮台在历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已经得到加固,还添加了两门八千斤巨炮。来存是个四十岁左右的虬髯大汉,此时身穿清朝标志性棉甲,里面还套了一层锁子甲,手按腰刀,紧紧盯着潮水般涌过来的洋人。

  “满族的勇士们,拿出你们的勇气,给我狠狠炮击那些洋鬼子,让他们有来无回,开炮……”

  两门八千斤巨炮率先开火,城北攻防战拉开序幕。

  城内,总督府早被轰塌,叶铭琛躲在粤华书院,此时神情慌张,早已没了以前的镇定之色。外面炮响连天,一些清兵进进出出,汇报战况。

  “报中堂大人,洋人已经登岸扑城,双门拱北楼已被烧毁!”一名传令兵急报道。

  叶铭琛听完捶胸顿足,“哎呀,拱北楼上藏有书板片和铜漏一个,那可是元朝的东西!”

  身边之人险些气乐,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古董。

  没过多久,两名家丁找到这里,叶铭琛赶紧问外面状况。

  一个名叫许庆的人说道:“千总邓安邦大人率领两千绿营正在东门与洋兵血战,都统大人在四方炮台炮轰洋兵,将军大人亲自坐镇西南!”

  叶铭琛此时松了一口气,形势还不算太糟。

  下午4时,形势急转直下,飞马来报,东城门告急,千总邓安邦受伤,急求援军。不多时,西南城防失守,将军穆克德讷撤到城内抵抗。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