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六十七章 陋巷织布声_倾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树临风,堂堂一表人才,我这老货,怎能让小哥敬酒!”

  这里长说的有趣,原本还有些担忧的赵云舒和黄道婆都露出微笑。

  无奈之下,叶应武只能和里长碰杯,一饮而尽,里长也试探的问道:“小哥和黄小娘子是故交,不知道是何方人士?”

  叶应武挥了挥衣袖,伸手指指自己头上的儒冠:“小弟是江南西路人,黄小娘子之前在兴州奉明王殿下之命改进纺织机械,因为家中颇有些闲钱,爹爹索性就让小弟拿出来,算作地方乡绅之捐献,小弟本来就不好读书,偏偏习惯摆弄这等奇巧淫技,和黄小娘子所谈甚是投机。只不过朝廷现在招贤纳士,九月开恩科,小弟侥幸过了前宋春闱,便被爹爹打发到这南京城,无论喜欢什么,总得先考个名堂有所着落。”

  原来是个进京赶考的!里长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本还以为是这天子脚下什么达官显要,不过这可不代表这位衙内就能小看,毕竟人家不是一般的地方乡绅,而是来自兴州。那可是当朝天子起家的地方,如果不是兴州地域狭窄,古来形胜,却不是作为都城的地方,恐怕现在就没有南京什么事了,兴州的百姓也是最早、最快融入大明之中的,并且凭借着已经占据中枢的当初兴州各县父母官们的支持,逐渐使得兴州成为大明在荆湖一带仅次于襄樊和鄂州的中心。

  而兴州百姓对于大明的忠心,也是天地日月可鉴。

  所以别看这个小小衙内,说不定当初明王殿下艰难的时候就曾经受到过他们家的恩惠,以明王殿下的性子,少不了要对这后辈提携。

  看到那里长有些犹豫,叶应武大度的说道:“您老啊,也不用把某看的想什么人似的,咱志不在此,来京城科考也是为了能够给爹爹一个交代,实际上是为了这一路上能够携娇妻游山玩水,一览我华夏江山之风采。之前战乱频生,多有不便,现在难得太平了,自然要好好享受。”

  里长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云舒,眼睛也是不由得瞪住了,不过毕竟这是五十多的老人,都快到花甲之年,对于女孩姿色倒也不怎么感兴趣,目光很快就回转到叶应武身上,显然刚才叶应武所说的更能引起他的兴趣:“是啊,这百年来,还真没有像现在这么难得太平呢。如果不是明王殿下带着咱们大明的好男儿一路杀将过去,恐怕蒙古鞑子现在已经饮马大江了!”

  看叶应武脸上依旧带着一成不变的笑容,里长轻轻感慨了一声:“此处邻里乡亲,很多都是从北面逃难过来的,多亏了明王殿下,否则恐怕这些都已经化作了孤魂野鬼。所以现在家家户户谁不是供奉着明王殿下的长生牌位,只恳求他老人家能够多多保佑咱们百姓,自己也能够长命百岁!”

  想起来一件事,里长说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