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一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上)_倾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声吼道,这个商贾世家子弟出身的年轻人,此时已经没有了平日里文质彬彬的风度,脸上都是火药的漆黑不说,声音也因为大声吼叫而有些喑哑,甚至衣袍上还有斑斑血迹,整个人相比于之前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正如颇有战场经验的斥候都程都头所预感的那样,蒙古人确实先一步抵达了高树坡,但是显然蒙古人也就只是“早一步”,还不等他们站稳脚跟,明军就浩浩荡荡开过来。

  虽然蒋绍和狄孟对这突然出现的蒙古军队前锋很是震惊,但是他们更清楚高树坡不能落在蒙古鞑子手中,所以很快两人就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进攻山谷,而另一路则进攻山谷侧翼的东侧山坡,至少要拿下高树坡的一半,若是第一师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了,别说怎么想娄勇交代,甚至有可能撼动整个南洋战局。

  狄孟离开之后,蒋绍作为督导自然就承担起这一路指挥的重任,而这个在平日里一向以冷静稳重甚至还有些书生意气示人的督导,毫不犹豫的指挥军队发动猛攻,无论是进攻方式的决绝狠辣,还是蒋绍本人亲临第一线督战的勇气,都让下面的旅长们暗暗咋舌。

  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自家督导绝对不只是一个只知道说教的年轻人,他平时的光芒只是被狄孟压住了而已,更或者说蒋绍知道狄孟的脾气,所以刻意收敛了自己,从而确保第一师有人唱白脸、有人唱红脸,能够达到制衡和统筹的作用。

  这个年轻人,可不简单啊。更或者说,整个大明军中又有几个是省油的?真正能够磨砺一名将领的还是战争,是最后取得胜利的战争,因为这会带给他们勇气和信心,也会让他们能够一边向前一边分析和调整,而不是在失败的时候落荒而逃、什么都顾不上,最后学成了一个“逃跑将军”。

  越是打胜仗的军队越会打仗,越是打败仗的军队越是不堪一击。前宋的军队和大明军队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前宋军队是后者,而大明军队毫无疑问是前者。

  通过北伐、南征等等一系列的胜利,叶应武终于磨砺出了属于大明的敢于亮剑、能打胜仗的将领。或许他们在历史上是以抵抗敌人进攻失败而匆匆出场、匆匆离开,但是在这个时代,他们有了更加强大的部下、有了更加强大的器械,有了足够的历练机会、更主要的是有了必胜的决心和拼杀的勇气,有了军魂,自然也会从一个吃败仗的将军变成常胜将军。

  叶应武从来不相信,如果能够给予他们所有可以比敌人要好的,他们还能失败。在另外一个时代昏暗的天倾面前都有勇气组织游兵散勇和蒙古鞑子浴血奋战、屡败屡战的将领们,绝对不只是因为他们有一腔热血,单单凭借一腔热血是做不到在蒙古人的铁蹄下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