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六章 急转直下 四面楚歌(中)_问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生什么反应,反应是否稳dìng等一系列的规矩法度的集合。

  也可以这么认为:

  动静法则是指万事万物以什么样的“状态”出现;

  造化法则是指万事万物是什么样的“结构”出现。

  对人而言,“状态”是绝对的,必然有意义的;

  结构则不然,有些是有意义的可用的结构,有些则是无意义的堆砌的垃圾。

  在这个层面上,从一粒微尘,到整个真界,都是按照“造化”的规矩“组合”起来的。如果造化法则变异了,就等是抽走“大厦”的基石,整个世界都要坍塌。

  这是余慈所能理解的极限了。

  也许还有许多谬误,他自知在这上面缺乏天分,但巫神不是。

  在余慈看来,巫神肯定是将天人九法理解到极致的存zài,宏观尺度下,宇宙的造化法则肯定是另一种面貌,巫神却通guò他的无上神通,在物性的层面,将造化法则进行了微妙的扭曲,并维持住了这种状态,形成了真界。

  如倒扣之碟的外形,与宇宙星空深处的冰冷或火热的巨大球体的差异,就是最好的范例。

  思路跑得有点儿远了。

  现在再看李伯才,他所做的,就非常有趣。

  余慈从未想过,纯粹的灵昧力量,可以像他这么用法。

  仿佛只是一指,区域内的天地法则结构,就出现了变异,便是坚韧的,也变成了酥脆的,就算这种变异只能维持极其短暂的一瞬,但对于剑修来说,也足够了,一剑过去,自然无往不利。

  这种形容,当然有些夸张,可余慈的感受就是这样的。

  纯化、造化相较,便有一种极大的荒谬感,却并不可笑。

  因为余慈从中看到了,又一条以“灵昧”之力,作用于真实世界的路径,除了破坏,还有变异……或曰变化。

  出于对造化法则理解的短板,余慈没弄清楚里面的玄奥,而苏双鹤已经撑不住了。

  李伯才当年,确实被陆沉轰得五痨七伤,可十多年下来,大有生龙活虎的势头,稳稳压了苏双鹤一头,就算他有法则体系的加持,也是一样。

  更何况后面也有剑修连续突入,迅速形成了一组剑阵,与李伯才合兵一处。

  这下子,倒让余慈看得更清楚,在成就剑阵之后,灵昧之法的应用。

  他最大的感触就是结构法度和层次感。

  灵昧当然是有层次的,情xù和理性之间的复杂结构,就算余慈掌握了黑森林法门和情xù神通,也不敢说能够讲明勘透。

  但对于剑修,尤其是余慈理解中的纯化剑修来说,这些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纯粹明透的心灵修为,是一个超越具体结构、层次的整体合力。

  如果将“灵昧”视为一颗石头,纯化剑修不是用石头去砸人,而是通guò持续不断的心灵修持,借助剑器这一工具,以特殊的方式,形成“震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