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畅谈_女帝工作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街串巷,碰见染了瘟疫的人就给他灌两碗。

  还别说,这路子效果奇佳,疫区范围与人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

  而今,只剩两个村子、几十个人还没痊愈。河工中,也还剩下七八个人,经太医诊断,这些人都无大碍,痊愈都是早晚的事。

  至此,殷不离、班茁葭才正儿八经的松口气。

  俩人提出去拜一拜神医,哪知秦桑洛叹气道:“自打神医来此,便日夜操劳,身子越发虚弱之下,于数日前不慎染了瘟疫……”

  殷不离、班茁葭大吃一惊。

  “别担心,神医连服三天药,身上瘟疫已经完全消散,就是身子还有些虚,眼下正在郡衙后房休养。待他好些了,我带你们去拜访。”

  如此甚好,殷不离、班茁葭双双拜谢。

  二人遂将大军安置妥当,仍住馆驿。

  前往馆驿的路上,老天又开始淅淅沥沥撒雨,俩人不免又淋了一场。

  不过,他们早习以为常。

  到了馆驿,俩人各自回房,换了身干衣的功夫便下楼,在大堂碰面。

  驿长吩咐驿夫为二人做了四个小菜,就着小菜,俩人狼吞虎咽的干了十多碗糙米饭,那架势,直瞅的驿长并几个驿夫目瞪口呆。

  打理馆驿多年,他们自问接待无数南来北往的官员,从没见过这般狼狈的,且还是京官!

  且还是一男一女!

  且女官比男官的吃相还疯狂。

  眼见四个菜被一扫而光,驿长赶忙吩咐厨里再多两个,端上来没多久,再次被吃光扒净。

  撂下碗筷,殷不离直叹:“真想吃我娘烙的酥饼,还有她蒸的白花花香喷喷软绵绵的馍馍。”

  班茁葭:“……”

  “米饭不好吃吗?”

  出来二十多日,今儿是俩人头一次大吃大喝,之前哪有机会。

  殷不离点头,“当然好吃。就是想念家乡的食物。”

  其实就是有些想家。

  之前全程都在争先恐后的赶路,赈灾,忙起来哪有功夫想这些。眼下情况大好,就连最牵挂的江夏郡,灾情也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人一松下来就会思念亲人。

  班茁葭一想也对,他出生在吴地,下江南于他来说等于回家。殷不离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最习惯的还是面食。

  静默片刻,班茁葭突然道:“我最喜欢吃的,是我娘做的糯米团子,鲜香滑嫩,软糯可口。”

  驿长:“……”

  两个来江夏赈灾的大人突然面对面坐着,谈起喜欢吃自家娘亲做的什么食物……画风真不是一般的诡异。

  殷不离一时无言,她知道班茁葭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

  班茁葭却主动提及,“我五岁的时候,爹就不在了,娘靠着给富户浣纱养活我。每次娘在溪边浣纱,我都会下河摸鱼,每次摸着,娘都会为我欢呼叫好。后来,我学会用竹竿插鱼,越插越多,以至于到后来,光靠卖鱼每月都能挣不少钱。”

  “娘特别高兴,每次我拿着卖鱼的钱串回家,她都会为我做糯米团子吃……”

  殷不离从未听班茁葭讲这些,二十多日走下来,俩人除了商议各种赈灾方案,处理各种棘手问题,忙起来吃东西,睡觉的时间都稀缺,哪里有功夫与闲心讲这些。

  不知不觉,她听的入迷。

  站在柜台假装整理账簿的驿长,也听的津津有味。

  “我十二岁,娘忽然病倒,两个月就走了。此后我就入了军营,特别幸运遇到郡王,成了他的兵。”

  “营里有个老伙夫,也会做糯米团子,做出的味道与我娘做的一模一样,打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军营……”

  殷不离忍着酸楚问道:“你的名字,谁给起的呢?”

  “我娘。”班茁葭兴奋道:“我在芦苇荡里出生的,我娘特意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名字,说好养活。”

  “真是个好名字。”殷不离赞道。

  窗外,雨越下越大,丝毫不影响两个身处异乡的年轻人天南地北的闲侃。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