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4章 走向和平二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斯曼和保加利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还有价值,这也是无奈的举动。

  两个国家一个是西亚病夫,一个是领土不算太大的中等国家,都无法以一己之力和协约国抗衡。

  面临战败被宰割的情况下,自然是卯足劲表现自己。

  在华夏燕京,最为勤快的驻华外交官除了芬兰之外就属他们两家最为勤快。

  德奥自然不愿意抛弃这两个至今依旧在共同作战的盟友,不论是为了战后大家抱团取暖,还是为了不让德奥承担抛弃盟友的罪名。

  调停战争,这还是华夏在近代第一次进行的外交事务,徐锡麟等人查阅了诸多的调停案例,最后才上报给华夏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希望取得支持。

  军方的支持还能有什么,无非就是军事威胁而已。

  华夏已经做好了结束战争的打算,也有这个资格担任调停战争的和事佬,为了华夏的利益,韦珣甚至下令军方做好进攻印度和前往欧洲作战的命令。

  和协约国阵营谈判,不仅是需要嘴上说着,更是需要实际行动来表态。最先开始的事情便是制造摩擦,华夏要求英国印度总督和华夏重新勘定华英边境线。

  华夏主要索取的领土是拉达克和克什米尔地区,一旦华夏索取两个地区成功,那么华夏在高原地区就占据绝对的有利地形。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后,东印度公司就开始关注拉达克。1834年和1840年,多格拉人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王国的支持下两次入侵拉达克,拉达克两次向藏区地方政F求援,但是清驻藏大臣拒不发兵,拉达克沦陷,而锡克王国的背后则是英国殖民者。

  虽然拉达克被锡克王国占据,但是这里的起义此起彼伏。

  1842年9月,藏区地方政F与入侵拉达克的侵略者签订了条约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双方停战,各自维持旧有边界,承诺不使用武力改变;双方按战前办法进行贸易;拉达克王的王后和两个王兄弟从藏区回到拉达克,拉达克照旧向藏区朝贡。

  这个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失去了多拉达克的控制,仅保留了拉达克对清政府“年贡”的虚名,后来英军直接入侵拉达克将其纳入印度殖民地。

  至于除拉达克之外的克什米尔地区,这完全就是华夏想要彻底解决这块宛如尖刀顶在华夏高原的地区,彻底打消英国人插手华夏的高原藏区事务而索要的。

  虽然眼下华夏和协约国签署的和平协议还有八年多才到期,但这并不影响双方在此博弈。

  1916年十月2日,华夏宣布要彻底的全面的清剿阿里地区的反抗武装,之后数百反抗武装的成员逃往拉达克。

  英国也显然看出华夏是要拿这里做文章来制造摩擦,很快就对华夏发出抗议和警告,但华夏以该地区乃是藏匿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