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东方大学_1875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订阅,求收藏

  【235】东方大学

  巴兰德接着提出希望中国对德国转让制造新型染料的技术,被姚梵一口回绝。

  “中国可以和德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中国的技术只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有条件的开放,科学技术关系到中国国家存亡和未来发展,我们不可能把它当普通商品进行交易。”

  姚梵说完后,马克思涛涛不绝的用母语和巴兰德讨论了一番德国的现状。

  马克思希望巴兰德转告德皇威廉一世,停止迫害德国工人和工人运动,停止对于德国国内的共产党实施抓捕,停止对于左翼报纸和言论实施白色恐怖。

  马克思在侃侃而谈中,一脸的大胡子如狮鬃般威武晃动,满脸油光中透着红光。

  自从到了中国以后,马克思一天比一天更喜欢这个国家,随着姚梵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马克思甚至把家人全部接来了中国享福,不光是夫人燕妮,还有三女儿艾琳娜,中央党校校长的工资为245元,如果仅仅按照汇率来说,相当于六十英镑,这钱即便在伦敦,也足以令马克思一家生活十分富足。

  另外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和二女儿劳拉作为共产国际欧洲支部的领导人,享受着中国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发给的高级海外干部津贴与活动经费,同样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现在的马克思,正在全身心的投入国际共运的幕后组织与策划。

  受到社会主义在中国成功建立政权的激励和姚梵的怂恿,马克思和围绕在他身边的一群国际共产主义分子正在积极地策划向全世界输出革命。

  巴兰德对于姚梵重用马克思深恶痛绝,从马克思一开口,巴兰德的脸色就难看之极。

  “既然无法得到中国的技术转让,那么请允许我提前告辞。”巴兰德礼貌的起身,向姚梵告别,顺便给马克思一个闭门羹。

  送走巴兰德后,姚梵对马克思道:“您这么做是缘木求鱼,向一个帝国主义分子要求社会主义改良,您应该明白这是行不通的。”

  马克思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但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有干涉他国内政的勇气。”

  姚梵听马克思说完这话几乎愣了。

  马克思继续道:“我们必须给这些国家足够的压力,不要让他们觉得伟大的社会主义政权在乞求他们的友谊。应该让他们明白,想要成为我们的朋友,就要在政zhì上进行调整,要付出代价,不付出代价就得到的友谊是经不起考验的。”

  姚梵感觉马克思说的也有道理,这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

  ……………………

  时间一转眼到了元旦,习惯在家里猫冬的农民们却闲不下来,各级政府的建立,中央下达的建设任务也已经摆在了各级政府面前。

  眼下中央给各地的建设任务集中在修建粮库和道路这两方面。由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