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章复社巨擘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拜帖看了一眼,惊讶的啊了一声。趁机上前去,拂乱了棋盘道:“来的是天如先生,不好怠慢。”

  尽管陈燮不齿张溥的作为,但是这家伙在江南文坛的名气太大,见不见陈燮还是很犹豫的,拿着拜帖沉吟再三,想想还是叹息道:“见不见都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陈燮的意思不想见,柳如是在边上低声道:“江南文坛,无出牧斋、天如者,还是见一见的好。”

  陈燮苦笑摇头道:“他们要是来谈学问,我倒是愿意当学生,听一听他们的课。可惜,他们不是来谈学问的,而是来谈政zhì的。算了,既然如是开了口,那就见一见。”

  张溥和杨廷枢已经下了马车,站在大门口,张溥很有信心的看着门口道:“中门必开。”

  杨廷枢可没什么信心,为了拉拢陈燮,张溥写了三封信,结果陈燮回信没有一句准话,全都是推脱之词。站在一个文人的立场,第一感觉是陈燮的文笔很一般,喜欢用白话来写信。断句用的符号很有特点,别的一无是处。这样一个人,是怎么写出石头记的?难道不是他写的?杨廷枢的怀疑很有道理,但是架不住陈燮跑出来的那些小令,直接击溃了秦淮名花们那柔弱的神经,多少春闺梦里人把思华先生当做梦中情人呢。

  就在张溥信心满满的时候,侧门开了,出来一个年轻人,一身不同于大明文人的打扮。张溥脸上自信和微笑陡然收起,略显不自然的遥遥拱手。怎么说呢?开中门这种事情,真的不是随便乱来的。真正的贵客临门,才会大开中门。陈燮不是什么小门小户,一省巡抚,亲自出迎,也算对的起在野的张溥了。也就是张溥中过进士,不然陈燮都不必出来迎接。

  “太仓张溥!”“长洲杨廷枢!”两人先后自报家门,站在原地没动。陈燮倒也没在意这个细节,快步下了台阶,拱手回礼:“久仰大名!在下便是陈燮!”

  张溥一个人的话,陈燮没必要这个客气,但是加上一个杨廷枢,这就不一样了。明末的文人,找不出几个有气节的,但是杨廷枢算一个。清处,杨廷枢密谋反清,事败被擒,坚贞不屈,不肯放弃气节躬身向北,壮烈而死!

  (作者按:丁亥四月,松江总兵官吴胜兆叛;为之运筹者,乃廷枢门人戴之隽也。事败,词连廷枢;遂被执,系狱中。慨然曰:“予自幼读书,慕文信国之为人;今日之事,素志也”。五月朔,大帅会鞫於吴江泗洲寺。巡抚重其名,欲生之,命之薙头;廷枢曰:“砍头事小,薙头事大”!乃推出斩之。临刑,大声曰:“生为大明人……”。刑者急挥刀,首堕地;复曰:“……死为大明鬼”。)

  读到这段历史,最后一段不论真伪,杨廷枢个人做到了气节二字。在是一个值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