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畅论天下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国倒也并不意外。”

  自己离周的意图竟然如此明显,先是苌弘,后是公孙衍都瞧了出来,杨华也不反驳,顺势问道:“以犀首看来,哪国宜居?”公孙衍叹了口气:“若是志向不高的话,大魏国倒是宜居之处。”不等杨华发问,他解释道:“我大魏国重视人才,更有列国首创的荐相专门负责发掘隐于民间之才,以只要身具才华都不难得到厚待和任用。唯其如此,魏国人才之多、待用者之众均优于列国,所以要想获重用却比他国要困难一些。”

  在公孙衍看来,魏国人才太多竟成了缺点。

  这也难怪,以他的心气,恐怕非领政大臣之类的要职才能入得了他的眼,一般的小官是不屑为之的。可要在人才济济的魏国一跃成为要职重臣,又何其之难。

  杨华不动声色地问:“其他各国又如何?”

  比起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杨华的志向到底有着本质区别,他并不热衷于权力,更对打打杀杀的生活没有半点好感。

  穿越之前,他一心想成为一名科研人员,哪怕只是在底层默默奉献也无所谓。可现在,这个梦想怕是没有机会实现了,可到底要如何,他仍未能定计,只能根据大势和机会去应对。

  只要不是谈论魏国,公孙衍便没有任何忌讳:“齐国富裕安逸,学宫规模之大冠绝天下,若要安心做学问,倒是可居之地;楚国疆域辽阔,贵族治权尚未受到什么影响,寻一地投靠倒也可逍遥度日;燕赵之地民风最为奔放,武风之烈却并不适合你;吴越国小好战,胜则骄败则卑,恐难逃国灭之运,就更不用考虑了。”

  短短数言便道尽天下各国情况,杨华长身一揖道谢:“在下受教矣。”心中却暗道:看来以自己的性格、志向,齐国才是最佳之选,只是不知道稷下学宫的选拔标准是什么,自己有没有资格进入学宫专心治学。

  经过这段时间与老聃、苌弘、许行等人的相处,他已经不敢再轻视这个时代的人物和学术水平了,若能有个安定平和的环境让他静心求学,倒也算是一桩美事。

  似乎知道杨华心思一般,公孙衍继续道:“若是籍籍无名之人要入稷下学宫,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将自己所著之书册交祭酒品评,二是参与论战受众人之考量。一旦通过便会被授以虚爵实禄,分配宅院仆役,日后再根据其表现进行升迁降贬。若足下能在此次星官大会一鸣惊人,自可免去这些繁文缛节。”

  没想到参加星官大会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杨华心里不由喜忧参半。

  喜的是他现在无疑就是公孙衍口中那个籍籍无名之辈,不论想去哪国都难以被正眼相待,而云集各国星官的这次大会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

  忧的是各国星官可都不是泛泛之辈,自己倒是有超越数千年的天文知识,可是如何做到与众不同而又不至于被斥为荒语谬论却要费一番心思。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