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终章_村边杏花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她们走了好些天了,郑家人去郑嫂的田里,才从那些佃户的口中得知,郑嫂早就将田卖给胡惟务,然后带着所有的家产进京去了。

  郑家人气得跳脚,奈何他们不敢招惹胡惟务,便只能在家咒骂郑阳不孝。

  ——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

  高产的小麦品种已经在京畿、山东一带广为种植,国库逐渐充盈,新帝亲政后,又给赵长夏升了官。

  不过这一次,赵长夏没有接受,反而向新帝提出了致仕的请求。

  新帝:“……”

  朝臣:“……”

  你丫的才三十岁,你这就致仕了?你让那些六七十还在岗位上辛勤劳作的官员们如何定义致仕的概念?

  新帝不允许,回绝了她的致仕请求,还给她弄了户部郎中来当。

  赵长夏:“……”

  感觉新帝这是报复性升官……

  第一年没能辞职,赵长夏也不气馁,第二年接着提出辞呈。这次她的理由十分充分,就是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毛病”,她跟曲清江成亲多年,却未有子嗣,忧虑之下,生了病,病情严重的她没法再上班,可是霸着这个位置又不太好,所以要因病致仕。

  新帝:“……”

  有病?有病就治,派太医给你治!治好了继续给我卖命!

  君臣之间这么你来我往地对抗了一年半载,终于有一回,有看不惯赵长夏的人找到了攻讦她的理由,弹劾她一个月上班迟到五次,实在是不称职。

  新帝怀疑这是赵长夏为了辞职而故意的,毕竟上班迟到也是要处罚的。

  最后新帝见高产的粮食推广计划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哪怕她不在,问题也不大。而她铁了心要辞职,——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新帝便只能惋惜地同意了。

  不过新帝念在她对社稷有功的份上,令她守本官,然后分司南京。——此“南京”不是后世的南京,而是相对东京汴梁而言的南边的陪都应天府;除了东京汴梁的一套官职体系之外,南京也有一套一模一样的官职体系。不过这套官职体系只是虚衔,也就是光领工资不用干活的。

  命赵长夏“守本官”也就是她的官职不变,照常领俸禄,不过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家“养病”。

  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退休后的老干部才会有如此安置,赵长夏年纪轻轻就获得了退休老干部的待遇,不得不说,新帝对她真的十分宠信了。

  新帝再舍不得,赵长夏也是不会为了他或是权势、地位而改变主意的。

  在得到诏令后没多久,赵长夏立马以去江南寻找名医为由,带着曲清江去了苏州。

  之所以去苏州,那是因为曲清江想在这儿学习苏绣,寻访名医是假,找寻苏绣大师才是真。

  和她们同行的还有绣娘钱氏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