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严酷的筛选1_浴血荣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罗亦农约邓小平谈话,邓小平晚到了几分钟,如果邓小平早到几分钟,那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又在哪里?

  从这些事例来看,中国革命何其艰难,而且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就像恩格斯讲的那样,历史的必然通过大量的历史偶然去实现。

  邓小平后来向周恩来报告,贺治华叛变。周恩来同志当时非常谨慎地说,我们还要调查,还要了解贺治华是不是叛变。最后,证实了贺治华叛变,贺治华的丈夫何家兴被打死在床上,贺治华在床上也挨了一枪,没有被打死,被打瞎了一只眼睛。

  列宁被捕流放过两次。

  托洛茨基被捕流放过两次。

  布哈林被捕流放过三次。

  加米涅夫被判处终身流放。

  加里宁多次被捕流放。

  捷尔任斯基多次被捕流放。

  奥尔忠尼启则多次被捕流放。

  古比雪夫多次被捕流放。

  斯维尔德洛夫先后被关押和监禁达12年之久。

  斯大林被捕流放竟然达到7次之多。

  若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成为蒋介石,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能存几人?谁又将去领导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十月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人只要一次被捕,便很难生还。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后本已叛变,蒋介石也只让他活了三天。蒋记政治词汇中充满了“枪决”、“斩决”、“立决”、“立斩决”、“见电立决”,根本没有“流放”这个字眼。

  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大量的牺牲,国民党的屠杀政策,确实吓倒了我们一批人,从而让中国的革命道路充满了艰辛。

  36.中国革命对共产党人严酷的筛选

  拿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类比,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等都多次被捕流放。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如果采取蒋介石的屠杀政策,俄国革命是难以达成的,领袖基本都被杀掉。

  中国革命呈现出空前的惨痛性。

  到了中央红军长征后,共产党仍旧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红十军团团长刘畴西、中华苏维埃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人,都被敌人捕获枪杀。

  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何叔衡(何叔衡与毛泽东同志同为中共“一大”湖南的代表)、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等人,在战场上牺牲。

  新中国同龄人都记得这三部作品,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刘伯坚的《带镣行》,都是他们在铁窗中对中国命运的思索。

  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一腔热血。

  国民党南昌行营有如下记载:

  “截至本月底(注:1935年3月底),江西清剿军先后在于都、会昌俘红军六千余人,步枪手枪两千余支,机关枪五十余挺。在瑞金俘红军三千余人,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