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李代桃僵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攻克平阴县。

  平阴县即是洛阳的近郊,若将洛阳比作后世的京都,那么平阴县可以算作洛阳的四环、五环所在。

  也就是说联军的兵锋已经抵在了董卓的咽喉上。

  讨董联军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洛阳震动,当夜便有朝臣率领家丁在城中纵火,发起兵变,意图趁西凉军军心不稳时里应外合彻底夺下洛阳。

  然而王匡不敢孤军深入,只是看着远方洛阳城火光冲天,未采取任何配合手段。导致孤立无援的叛乱被逐渐稳定下来的西凉军陆续平定。

  后怕不已的董卓次日清晨便派出了手中仅存的两万大军前去攻打平阴。直到此时,董卓才知道中了联军的分兵之计。猛攻雄关只是一个幌子,完全是为了最终能安稳占领平阴。

  因为如今王匡统帅上万大军防守区区一个县城,背后又有十余万大军为援,只有区区两万部队的段煨短期内绝无办法攻克如此坚城。

  而只要平阴一日不拔除,董卓的形势就会恶化一分。

  身在前线的将士都知道短期内难分胜负。

  但这种军情却会对远方的天下人产生了无比巨大的震动。

  尤其董卓未曾戒严洛阳,无数出逃的百姓,信誓旦旦的传言,自己在洛阳城内听到了震天的喊杀声,火光冲天,映如白昼,一定是义军打到洛阳城下了。

  各地清流、名士都有意推波助澜,大肆宣张这种谣言,待传出司隶附近时,谣言已经变成了河内联军已经围困住洛阳,正在昼夜猛攻,贼臣董卓,授首在即。

  无论谣言真实与否,但着实给天下人形成了一种,董卓覆灭在即的印象。

  一种逆贼穷途末路的天下大势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所以,攻克平阴这一战,不仅在军事上意义重大,在政治上更是影响深远。

  天下大势像拨开云雾看见阳光,河内亦是寒冬解冻,一片万物复苏的热闹景象。

  因为河内太守被围困在大河以南,通讯断绝。于是河内“百姓”,主要是那些世族、豪强,纷纷请鹰扬将军代理河内政务。

  袁绍更是以盟主的身份,认可了这种局面,承认王匡返回河内之前,鹰扬将军可以替河内太守处置各项事宜。

  有联军高层的认可,有民间百姓的拥护,鹰扬将军府很顺利的便接管了河内郡。

  这就是袁绍回馈张瑞支持其担任盟主所支付的报酬。

  这种背景下,张瑞终于体验了一次,主政一方的便利权益。

  数日之内,张瑞便成功征召了河内大量名士进入幕府。

  其中包括与裴潜齐名的常氏俊杰常林,张氏才俊张承、张昭(皆张范之弟,与东吴名臣同名)。

  以及,赫赫有名的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即司马懿的长兄。

  司马懿如今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张瑞考虑过要不要痛下杀手。

  参考王匡的做法,张瑞如果点头,司马家将毫无抵抗之力。

  但最终还是放弃,就算历史上司马懿曾经利欲熏心,但也跟眼前这个还童真未泯的孩子无关。

  而且有这小家伙在,能鞭策张瑞不要纵欲无度,保持健康体魄,以免死在这个忍者神龟的前面。

  在网罗了一圈河内的人才后,张瑞又派出大量官员履任地方。

  这一次张瑞没有任何妥协,不存在聘用前任官吏继续治政的可能性。这些河内官吏全效忠于王匡,难保将来不会再起其他心思。

  更何况自己有百姓拥护,完全不需要这些人帮衬。从郡府到县衙,所有的官吏都被张瑞尽皆免职,换上了鹰扬将军府的嫡系。

  河内军队被王匡带过黄河,世族、豪强又怨愤王匡暴政,这些官吏被免职,想反抗也得不到任何势力支持,所以完全没能掀起任何波澜,鹰扬将军府很快便接管了一切政务。

  正当张瑞接手了河内政务,准备清点河内户籍、田籍,梳理政务时。一份紧急军情却打破了河内的所有宁静,三军旌旗汇聚,铁骑云集而动。

  进军平阴引起的天下震动,终于酝酿出风云激荡的局势。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