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郭嘉、庞统迥异的风格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直接将郭嘉送上了神坛。

  郭嘉去世的当年,诸葛丞相经历了三顾茅庐,出山辅助刘备。于是后世有奉孝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

  但这位鬼才,在当下却是十分不顺心。郭嘉以“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为由离开袁绍,一直在家乡赋闲。

  如今是兴平二年(195年),郭嘉已经在颍川赋闲了整整五年。

  历史上郭嘉赋闲六年后,才在戏志才死后,建安元年(196年)被好友荀彧推荐给了曹操。

  如今荀彧效力于长安,与颍川相距数千里,即便有心,也无法关照这位故友。

  直到关西大军去岁开赴进颍川,十万大军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形象,深深的震撼了在家乡隐居的郭嘉。

  十万大军,人数比颍川全郡人口都多。

  于是郭嘉笃定,能安天下者必是张瑞。

  同时天子返回了朝堂,天下十三州,朝廷已经掌控了八州的部分郡国。这意味着整体上朝廷已经基本恢复了秩序,只剩下部分叛军还未剿灭。

  这与天下诸侯逐鹿中原完全不同,乾坤已定,朝廷即将恢复秩序,其他叛军被平定的日期不远。

  这种情况下,郭嘉主动参与了提学官在颍川组织的科考。

  成功以豫州最优秀士子的身份,来到长安参与殿试。

  只是殿试的难度还是超过了郭嘉的预料,在关东士子们学的都是经学,以儒家典籍为主,没有多少人会如此重视数算。

  哪怕郭嘉博学多识,也只能算是有所了解,读过《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

  殿试第一题,郭嘉完全不得其解,只是直觉是这个数字,然后反推验证无误,至于解题步骤,总不能写灵光乍现。

  第二题则完全超过了郭嘉的理解范畴,读了许久郭嘉甚至没明白题目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郭嘉恨不得揪着出题人的衣领问一问,这出的是什么破题?

  这么深奥的数算有何用?

  难道研究透彻了,去买菜?

  政务、案牍、战略、奇谋诡计、合纵连横,哪个用得到这个?

  郭嘉的无奈,也能看出科举明显还是有收买人心之用,明显偏向于关西子弟。

  而关西子弟也不负朝廷期望,涌现了不少卿相干才。

  张瑞的起兵之地,太原出现一位内政能臣。

  即曹魏最精达事机,威恩兼著,能肃齐万里的六位刺史之一,太原祁县人温恢。

  曹魏六位最平恒贞干的刺史,兖州刺史司马朗,豫州刺史贾逵,凉州刺史张既,扬州、凉州刺史温恢,扬州刺史刘馥,并州刺史梁习。

  除了刘馥与梁习,其他四位都已经出仕于张瑞麾下。

  由此也能管中窥豹,推测一下关西内政该是何等清明稳固。

  温恢比司马懿、庞统大一岁,本该去年就能参与科考。因为科考改为三年,所以一直以来厚积薄发,在今次的科考中表现十分亮眼。答题如行云流水,让人赏心悦目。

  这大概就是一州之地,文考状元的风采。

  张瑞特意在其身边多站了一会儿,以资鼓励。

  没有任何可多说的,这就是自己龙兴之地的乡党。就如丰邑百姓之于刘邦。是绝对不可能叛变的死忠。

  是乡音无改的故土情深。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