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士别三日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势如洪流。

  上千甲光曜日的铁骑轻松碾碎了前方乱糟糟的敌军,狂暴的冲锋浪潮让这支溃败完全无法抵挡,袁军士卒自相蹈藉,坠淮河而死者过万人。

  密密麻麻的尸体铺满江面,顺流而下。沿淮河流过九江,流入徐州。

  淮河下游的守军见到这密密麻麻友军尸体,纷纷士气大跌。

  在下邳郡盱眙县,张辽、陈登、关羽等朝廷将领站在淮河北岸,不时还能看到漂流而下的尸体。

  陈登开口说道:“中路大军必然有一场大捷,袁军落水而死者数以万计,不然不会在徐州仍能见到浮尸。”

  张辽点头,说道:“淮河流经千里,这千里范围内,袁术军必然不能守的固若金汤。如今中路大捷,下游守军震怖,正是吾等渡河之时。”

  “某意从盱眙渡河,然后沿淮河西进,接应中路大军渡河。汝等以为如何?”

  陈登建议道:“大将军,某乃徐州人,对徐州地理还算了解。某以为此战虽目标在于诛除寿春袁术。然决胜之关键却不在扬州九江,而在徐州广陵!”

  “哦?作何解?”张辽毕竟是关西将领,对徐州天文、地理不是很熟悉,今日由此问,便是想听听徐州豪杰的意见。

  陈登说道:“大将军可知七王之乱经过?”

  张辽点头,说道:“景帝削藩,导致吴王刘濞造反,众达数十万人。然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刘濞兵屯聚而西,无它奇道,难以立功。被梁王刘武挡在睢阳,二十万叛军蚁聚梁地。汉将军周亚夫遣轻骑断吴王粮道,于是一战击溃吴军主力二十万,平定叛乱。”

  陈登略微惊讶了瞬间,没想到关西将领的学识竟然如此扎实。

  一位将领通晓兵法并不足为奇,但一位将领能将历史典故说的如此精炼、准确,就颇为令人意外了。

  读史使人明智,陈登深知此道理,对关西将领的素质再有改观。这不是一位只凭悍勇拼杀便位居高位的剽悍军人,而是一位学识丰厚、颇有谋略的儒家。

  若右骁卫将士知道陈登所想,一定会惊掉下巴!儒将?

  你见过哪个儒将能拿着横刀,身先士卒,杀穿一个个敌阵,从城头砍到城尾,抓着敌方主将的头发拖到街上枭首?

  你见过哪个儒将能带着五百骑兵正面一次次冲击上万人的匪寇方阵,定鼎战场局势?

  你以为的儒将,只是如今身居高位,被军纪约束着不能带头冲锋了,弃其刀戟,折节学问而已。看起来博学多识,随和宽厚。但真到了战场上,发起冲锋,他依旧是那个万夫不当、勇冠三军的神将。

  这也是关西军政制度的先进之处,军侯以上将领都要学习文字,考核兵法。被逼着学习的将领,日积月累都积累了一定的学识。

  孙权劝学,于是吕蒙从一位只懂战场厮杀,悍勇作战的吴下阿蒙,变成士别三日,令人刮目相看,甚至于击败关羽的东吴大都督。

  张瑞可没工夫一个一个的对将领劝学,在制度鞭策下,关西数以千计的将领都要折节学问。学识长进不弱于吕蒙者大有人在。

  这也是为何张辽能言出有物,震惊陈登。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