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乱前夕(七)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率。

  但凡人口再多一些,这东西实在是难以推广,可现在处处缺人,倒正是最容易推广的时候。

  后世的人口爆炸,精耕细作,从牛耕马耕退回了人耕;几乎用不尽的人手,稳定便成为了前提,没有强大的组织能力熬过机械取代人的剧痛,永远都会轮回。

  不管是羊吃人还是机械取代人,对于庞大的人口而言,所带来的阵痛那将是一场涉及到千万人吃饭生死的大事,没人敢动。

  而现在,人少,缺人,很多该有的阵痛不需要承受,强大的组织力可以把人投入到有计划的垦荒开发之中。

  技术不是科学,而有些东西,技术往往走在科学的前面,尤其是一些真的并不是太难的东西。

  这个时代,是属于会动手的工匠的。

  而那些藏在庠序里研究“天志”的人,是属于未来的。

  不懂力学原理,不懂机械原理,不懂力学分解,一样可以做出水排、风车、连杆,甚至于在启发和指导下敲出一些不该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

  甚至于从零开始的化学,只要有人懂些原理,只要不怕死人,可以瘸着腿跳起来。

  但瘸着腿跳起来总会落下,那些藏在庠序高阁之类研究玄妙天志的人,就是给他们装上翅膀的。

  知易行难,这对泗上很适用,因为泗上有个知的人。

  但至于行,很多都是从零开始,靠着先知,用人命和时间堆出来。

  材料需要千万次的尝试,制械所的人太明白这其中的关键了。

  有些东西,原理一说,现在就能做。

  比如矾酸,要是不会做这东西,那么泗上就不可能有那种卖给诸侯贵族的、昂贵的治疗心痛的药。

  有些东西,原理一说,可能十年八年才能摸出个头绪。

  还比如矾酸,泗上现在最大的矾酸作坊,用的是铅室,可是铅太软。铅室做小了没效率,做大了很容易变形,那怎么办呢?外部四周加上木头框架,糊上草泥,上面弄上木头框架,把铅顶吊住……

  再比如那个听起来很简单的板簧,原理太简单了,弹性蓄力,击发燧石,可是要做出来足够弹性的板簧,至今已经花了十年。

  …………

  安装原始的烧煤机器的那人所谓的“隔壁”,此时人声鼎沸。

  几个人小心翼翼地用钳子从融化的铅水里捞出一根弯曲的板簧,仿佛这是一件易碎的瓷器,七八个人眼巴巴地看着这个小小的、可能只有手指长的东西。

  正如在煤矿旁发牢骚的那人所言,板簧从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年。

  百金的奖励,那是对外的搂草打兔子,盼着有工匠无意中弄出来合用的。

  而在内部,则是分成若干的小组,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尝试。

  如那人所言,能用的淬火方式都用了。

  直到尝试到了用“铅”这个熔点比油沸要高、但却远低于青铜的东西,愣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